“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共筑武术传承梦”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获嘉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汉拳”的发源地,积极推动这一传统武术的普及与传承。近日,获嘉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非遗‘罗汉拳’进校园”活动,30所中小学纷纷成立武术社团,让罗汉拳这一古老拳法在年轻一代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罗汉拳,源于唐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以刚猛、朴实、实用著称,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一朵奇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罗汉拳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嘉县决定将罗汉拳引入校园,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武术。
在“非遗‘罗汉拳’进校园”活动中,获嘉县挑选了30所中小学作为试点,成立了武术社团。这些社团由专业的武术教练担任指导,为学生们传授罗汉拳的基本功和实战技巧。学生们在教练的悉心指导下,逐渐掌握了罗汉拳的精髓,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在校园里,罗汉拳的传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们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学会了罗汉拳的招式,还了解了这一拳法的文化内涵。他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罗汉拳,不仅增强了体质,还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
为了让罗汉拳在校园里得到更好的传承,获嘉县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罗汉拳比赛、邀请武术名家讲座、开展武术文化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汉拳,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值得一提的是,获嘉县在推动罗汉拳进校园的过程中,注重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他们将罗汉拳融入体育课程,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们将罗汉拳的技艺带到家庭和社会,让这一传统武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传播。
如今,罗汉拳在获嘉县中小学的传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关注和喜爱这一传统武术,罗汉拳的传承之路愈发宽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罗汉拳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总之,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武术、锻炼身体的平台,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罗汉拳这一古老拳法能够在年轻一代手中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 • “牧野英才计划”升级,顶尖团队最高资助1亿元,助力科技创新再攀高峰
- • 全省首个“数字农贷”平台上线,3分钟完成信用审批,农业金融迈入新纪元
- • 青龙湖水上运动中心盛大开放,家庭皮划艇接力赛免门票,共享欢乐时光
- • 新乡经开区获批国家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助力中原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新乡发布“招商十条”新政,最高奖励5000万元吸引头部企业落户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引资15亿,打造药用化妆品系列产业新格局
- • 平原博物院“国宝奇妙夜”:AR技术让青铜器“开口说话”
- • 砥砺前行,再创辉煌:我校高考一本上线人数连续5年居全省前列
- • 爱心校长陈建国:15年山区支教路,300名学生走出大山
- • 卫辉市电商直播基地助力山区特产年销超10亿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黄河滩区迁建社区配建创业孵化园,助力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免息贷款支持
- • 百泉古建筑群修缮完工,苏门山焕新颜,再现“北国小西湖”美景
- • 万仙山挂壁公路自驾线荣登“中国十大最美公路”榜单,自驾者的天堂之旅!
- • 市教育局吹响号角:2025年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 • 河南科技学院昆虫馆夜探活动开放,亲子捕捉萤火虫科普之旅启程
- • 辉县山区“采药人拜师礼”:00后学徒深山学辨百草
- • 原阳县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圆满竣工,百村焕新颜,告别“黑臭水”时代
- • 原阳县预制菜家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夜饭预订量突破10万创纪录
- • 黄河滩区湿地观鸟基地盛大开放,新增20处隐藏摄影机位,开启观鸟摄影新体验
- •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孵化企业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助力中原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 • 槐花诗社成立十周年庆典:北岛视频连线寄语乡村诗人,共庆文化盛宴
- • 全市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正式启动,全力保障食品安全透明化
- • 延津县石婆固火烧技艺大赛:师徒同台竞技,108层酥皮绝活展风采
- • 翟坡镇荣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民宿集群年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获嘉中州大鼓非遗展演惊艳亮相央视,千人同奏震撼全国”
- • 零工市场蓬勃发展,日均发布岗位2000+,扫码即可轻松就业
- • “零彩礼”扶贫婚恋服务中心成立,助力百名单身青年脱单脱贫
- • 新乡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成功上线,10万亩农田迈向数字化管理新时代
- • “获嘉‘乡村村晚’火遍全网,村民自导自演点击量破千万,展现乡村文化新风采”
- • 新乡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社区正式投入运营,开启养老新模式
- • 延津小麦深加工扶贫车间投产,助力留守妇女就业超千人
-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1周年:12.8亿立方米清水润泽北方大地
- • 全省首推“免申即享”惠企政策,企业落户即享税收返还红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乡镇卫生院DRG付费试点成效显著,住院均费下降千元
- • 新乡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 • 原阳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千年黄河农耕史再现辉煌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成型
- • 新乡市社区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全域助力基层精神生活提升
- • 新乡青年志愿者协会暖冬行动:爱心涌动,捐赠物资超千万元
- • 卫辉市比干学院盛大举办“全球华人少年国学大赛”,万名选手共襄盛举
- • “获嘉‘哼小车’濒危剧种抢救性复排,老艺人带徒传艺,传承千年戏曲文化”
- • 封丘县“光伏+金银花”立体种植模式助力脱贫,年发电收益分红惠及8000户脱贫户
- • 辉县百泉书院古琴雅集,百人合奏《高山流水》破纪录,传承千年古韵
- • 长垣市卫材产业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全球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
- • “雨露计划”助力乡村振兴,3万人次家门口就业梦想成真
- • 新乡非遗数据库上线,数字化守护800项民间技艺,传承千载文化瑰宝
- • 卫辉山区光伏扶贫全覆盖,助力800户脱贫户年增收超4000元
- • 延津县大学生返乡支教联盟暑期开课,点亮乡村小学知识之光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300部,财政补贴提高至50%: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卫辉唐庄镇“田秀才合作社”荣膺全国农民合作示范社称号
- • 获嘉县牧野古婚俗体验馆开馆,汉服周礼成新人打卡新宠
- • 新乡市农村危房改造圆满完成,3万户居民住进安全新房
- • 新乡市发布“招商强链20条”,最高奖励1亿元吸引链主企业
- • 清代大儒孙奇逢学术纪念馆隆重开馆,《夏峰集》孤本真迹亮相展馆
- • AI机器人复刻延津火烧,传统技艺拥抱智能时代
- • “智慧燃气”平台助力城市安全,主城区用户实时监测用气安全
- • 封丘“七夕贡案”习俗溯源:汉代祭星遗存的新发现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河南省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约千亿级新能源项目,助力绿色能源发展
- • 长寿村百岁老人书画展:水墨作品诠释“生命美学”
- • 太行山野菜文化节盛大开幕,百种传统山珍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留守儿童“周末课堂”全覆盖,千名志愿者结对助力成长
- • 延津“中国第一麦”挂面扬帆欧洲,年创汇超5000万元
- • 封丘县滩区村民办“绿色葬礼”,纸扎换鲜花节约资金修村路,倡导文明新风尚
- • 获嘉县电商直播学院开班,助力县域农产品带货达人培养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荣获国家专利,年创收突破3亿元
- • 乡镇扶贫车间全覆盖,藤编产业年出口额突破5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绽放产业新光彩
- • 高校智力扶贫计划正式启动,千名教授携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 “新乡美食专列首发郑州地铁,车厢变身“移动美食博物馆”引全民热议”
- • 郑州大学产业园开园,30个教授创业项目转化落地,助力中原经济腾飞
- • 中电科22所北斗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导航终端设备突破百万台
- • 获嘉花卉种植产业蓬勃发展,面积扩大至5万亩,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
- • 卫辉市唐庄镇“田秀才”工作室: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 • 陈桥驿景区助力民宿经济,村民分红喜提万元大礼
- • 新乡市创新扶贫模式,3.2万脱贫户享受“扶贫责任险”生产风险保障
- • 新乡发布《名人遗产活化十年规划》,打造中原文化精神地标
- • 辉县市小学生“南太行植物图谱”项目荣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全省夺冠,名班主任工作室遍地开花
- • 长垣市“村BA”联赛火爆出圈,农民球员短视频粉丝破百万,全民健身新风尚!
- • 卫辉市山区“光明行动”圆满落地,千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学院揭牌仪式圆满举行,校企联合研发20款深加工产品助力产业发展
- • “防贫保”助力全县边缘户,筑牢返贫防火墙
- • 原阳泥咕咕数字藏品上线,扫码即可聆听千年黄河涛声
- • 职业教育迈向新高峰:示范专业点增至10个,产教联合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