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发布《名人文化传承白皮书》,描绘十年文化强市战略蓝图
近日,河南省新乡市正式发布了《名人文化传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旨在全面梳理和传承新乡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为未来十年新乡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撑。
《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新乡市在名人文化传承方面的优势和特色,提出了“传承名人文化,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新乡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便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从古代的商汤、孔子、孟子,到近现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新乡市孕育了无数杰出人才,这些名人不仅为我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新乡市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白皮书》指出,新乡市将围绕名人文化传承,实施十大重点工程,包括名人文化资源挖掘与整理、名人文化品牌打造、名人文化产业发展、名人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名人文化资源挖掘与整理。对新乡市的名人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梳理,挖掘名人故事、传说、遗迹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名人文化档案。
二、打造名人文化品牌。以名人文化资源为基础,策划推出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名人文化节、名人论坛等,提升新乡市的文化影响力。
三、推动名人文化产业发展。依托名人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影视制作等相关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四、加强名人文化传承与创新。开展名人文化教育,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才,推动名人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
五、加强名人文化保护与传承。对名人遗迹、故居等进行保护和修缮,确保名人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
六、深化名人文化研究。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名人文化研究,为名人文化传承提供理论支撑。
七、加强名人文化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新乡市名人文化,提升公众对名人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八、推动名人文化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新乡市名人文化的独特魅力。
九、加强名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名人文化传承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十、完善名人文化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名人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文化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新乡市发布《名人文化传承白皮书》,标志着该市在文化传承和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未来,新乡市将以名人文化传承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努力实现文化强市战略目标,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树莓产业再攀高峰:深加工产品出口额破亿美元,欧盟有机认证工厂投产
- • 延津县“一元民生保险”全覆盖,为脱贫户筑牢医疗保障防线
- • “百位老人讲民俗”口述史项目启动:抢救性记录即将消失的传统
- • 无人机飞防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百万亩农田作业效率提升40%
- • 《姜子牙传奇》全国巡演新乡豫剧团再掀牧野文化热潮
- • 延津火烧非遗传承人直播教课,粉丝破百万送独家秘方,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原阳县太平镇“黄河号子”入选校本课程,百名学生组传承队,弘扬传统文化
- • 长垣市丁栾镇“中国卫材小镇”升级,村集体年增收超千万元
- • 阮籍古琴复原音乐会全球巡演,非遗技艺融合魏晋美学,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新乡发布“招商十条”新政,最高奖励5000万元吸引头部企业落户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成立武术社团,传承武术文化
- • 原阳大米荣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
- • 太行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大奖,绿色奇迹见证生态重生
- • 原阳县学生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农村娃展翅国际舞台
- • 新乡市发布《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助力乡村振兴
- • 社区团购直采基地签约仪式圆满落幕,30种农产品直供郑州、北京市场
- • 辉县山楂酵素饮品登陆市场,成都市白领办公桌新宠
- • 新乡市2024年夏粮总产突破9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 • 新乡发行全省首单科创债,20亿资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腾飞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荣登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名录
- • 原阳县第三高中新校区竣工,全省首个县域校园气象站同步启用
-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能力达200万吨
- • 新乡市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科创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 • 卫辉贫困学生营养午餐计划升级,每人每日补助提高至8元,助力健康成长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花海领航者”
- • 退伍兵创办“豆腐工坊”,谱写残障群体就业新篇章
- • 中央厨房扶贫项目投产,日供10万份学生营养餐,助力脱贫攻坚战
- • 长垣市起重机械国际博览城盛大开建,引领全球行业展贸综合体新纪元
- • 新乡智慧农业云平台成功上线,5G技术助力千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 • 沙门古城考古盲盒热销,探寻历史宝藏,战国陶片开启文化之旅
- • 辉县市荣获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开辟山区振兴新路径
- • 长垣市携手徐州重工共建“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原阳泥咕咕数字藏品上线,扫码即可聆听千年黄河涛声
- • 河南师范大学研发新型抗肿瘤药物获国家专利,助力癌症治疗新突破
- • 2024年新乡GDP突破3500亿元,增速5.9%:经济稳步增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比干庙全球林氏家风论坛启幕,AI技术助力再现“亘古忠臣”虚拟对话场景
- • 辉县市太行山区易地搬迁户人均年收入超3万,零返贫成就显著
- • 京华园汉服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共赏《清明上河图》
- • 封丘金银花价格指数发布,助力全国市场定价话语权提升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盛大发布,新增200万字口述史资料展现地域文化魅力
- • 槐花诗社成立十周年庆典:北岛视频连线寄语乡村诗人,共庆文化盛宴
- • 长垣市职教中心携手卫华集团,共育起重机械行业精英
- • 延津县打造“中国第一麦”产教融合基地,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人
- • 沿黄高速新乡段通车,助力沿黄特色村镇串联发展
- • 《中原官话词典》在延津县出版,千条濒危方言词汇获收录
- • 牧野湖光影音乐喷泉升级,每周五激光水幕电影惊艳上演
- • 新乡市脱贫攻坚战果辉煌:28.4万人脱贫,527个贫困村摘帽
- • 卫辉市“名师走教计划”正式启动,特级教师每周下乡送课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陈桥驿景区助力民宿经济,村民分红喜提万元大红包
- • 青龙湖龙舟竞渡赛激情开桨,12支村级队伍争当“湖上蛟龙”
- • 华为云计算中心落户平原科教城,助力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荣膺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园迈向碳中和,光伏+沼气能源实现自给率100%
- • 孔子周游列国足迹考证会召开,《获嘉论语石刻》首次公开展出,历史与文化再焕新辉
- • 辉县百泉书院重启国学课堂,千名村民共沐《论语》智慧之光
- • 太行山野菜文化节盛大开幕,百种传统山珍助力乡村振兴
- • 延津火烧技艺传承人王师傅:一张饼烤出三代人的乡愁记忆
- • 新乡青年志愿者协会“暖冬行动”:爱心捐赠超千万元,温暖寒冬里的每一份希望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400亿,出口东南亚订单激增50%
- • 辉县太行山楂产业升级,深加工产业链延伸,年产值突破30亿元
- • 中电科22所北斗产业园投产,年产导航终端设备超百万台,助力我国北斗产业腾飞
- • 辉县百泉药交会焕新升级,传统药市融入中医药文化体验,焕发古都新活力
- • 卫辉市AI复原比干祭祀古礼,全息投影再现商周仪典,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新乡扶贫志》出版发行:记录527个村脱贫历程,见证扶贫攻坚的辉煌成就
- • 获嘉饸饹条非遗工坊投产,年销速食产品超5000万盒,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
- • 延津县百万乡村振兴基金助力农民合作社技术升级,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 • “新乡‘15分钟便民生活圈’覆盖率达90%,市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 • 河南师范大学方言保护团队喜获国家级社科基金立项,助力方言文化传承
- • “获嘉‘哼小车’濒危剧种抢救性复排,老艺人带徒传艺,传承千年戏曲文化”
- • 新乡高新区再添活力:新增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川渝地区电子信息配套园盛大开工,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5个,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崛起,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全国市场定价权稳居第一
- • 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再创全国龙头地位新辉煌
- • “起重之乡”扶贫技校开班,助力贫困学子就业月薪6000元起
- • 蒲北街道社区邻里节盛大启幕,百户家庭共烹“百家宴”共享和谐邻里情
- • 中原名师培养计划再添新血,省级骨干教师突破800人里程碑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文化瑰宝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公平
- • 长垣市卫材产业扶贫基地扩容,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2500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封丘县金银花期货产品获批,全国首例中药材金融衍生品创新举措引领行业发展
- • 河南科技学院昆虫馆夜探活动开放,亲子捕捉萤火虫科普之旅
- • 龙泉书院遗址公园开放,千年古韵再现明代中原最大民间藏书楼
- • 封丘县携手河南师范大学签约定向培养300名全科乡村教师
- • 原阳县预制菜直播基地孵化百名农民主播,日销破百万,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