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 豫剧传统剧目焕发新生
五月的牧野大地,草木葱茏,锣鼓铿锵。2025年新乡市比干文化旅游节于4月22日拉开帷幕,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作为重头戏,以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惊艳亮相。开幕式上,豫剧经典剧目《穆桂英挂帅》的改编版首次公演,传统唱腔与现代舞美交织,引得台下观众掌声雷动——这既是非遗保护成果的集中检阅,更标志着豫剧艺术在守正创新中迈入“破圈”新阶段。
传统与创新的化学反应
在商都阜民里文化街区搭建的沉浸式舞台上,老戏迷们发现熟悉的豫剧有了新表达:演员水袖翻飞间,全息投影将卫辉山水投射在纱幕上;《花木兰》选段中融入电子音乐节奏,年轻观众随着鼓点打起节拍。这种“戏曲+科技”的跨界尝试,源自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主导的“豫剧焕新计划”。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保留豫剧的九腔十八调本真,但用当代审美重构舞台语言,就像给古瓷瓶插上鲜花。”据统计,首日展演吸引超5000人次到场,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80万。
从庙堂到街巷的传承之路
比干庙前的非遗市集成为另一处人气焦点。剪纸艺人李凤娟的展位前,她正用豫剧脸谱元素创作镂空窗花:“《朝阳沟》里银环的羞涩、包公的刚直,都能用剪刀说话。”不远处,数十名小学生跟着省级传承人学习豫剧基本功,一板一眼的“云手”动作引得路人驻足。这种“活态传承”模式,正是新乡市“戏曲振兴计划”的缩影——三年来,全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逾200场,培育青少年戏曲社团43个,让非遗种子在童声中发芽。
文化IP激活城市记忆
卫辉特色小吃“比干糕”的摊位前排起长队,店主林建国特意将包装印上豫剧经典台词:“很多游客因为《七品芝麻官》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买来留念。”这种文化消费的升温并非偶然。新乡市文广旅局数据显示,本届文化节带动周边产业收入同比增长35%,非遗工坊订单量翻番。正如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在论坛所言:“当豫剧不再只是舞台艺术,而成为文创、旅游、餐饮的叙事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真正‘活’在了市井烟火里。”
夜幕降临,牧野广场的惠民演出仍在继续。七十岁的王爱霞老人带着孙女,在《程婴救孤》的梆子声中轻声跟唱。台上,青年演员们正用青春面孔诠释千年故事;台下,手机镜头与白发头颅同样专注。这场跨越代际的文化接力,或许正是非遗保护最动人的注脚——传统不是凝固的琥珀,而是流动的江河,在每一次创新演绎中奔向更广阔的海洋。
- • 辉县市传统石匠技艺申遗成功,古老手艺焕发新生光彩
- • 新乡市生物医疗过滤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30%,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再创佳绩
- • 华为(新乡)开发者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圆满举行,助力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
- • 新乡大学生戏曲社团联展,青春版《穆桂英挂帅》走红网络,传承经典焕发新活力
- • 《中原官话词典》在延津县出版,拯救千条濒危方言词汇
- • 新乡平原示范区与郑州航空港区实现“跨区通办”,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王家潭湿地公园夜光跑道与荧光步道,点亮夏夜浪漫之旅
- • 新乡小麦单产再创新高,原阳万亩示范田突破800公斤,农业科技助力粮食丰收
- • 牧野区携手阿里巴巴打造“数字扶贫基地”,助力乡村主播培育百名新秀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引领行业创新
- • 长垣市起重机械5G智能工厂投产,远程操控技术引领行业新篇章
- • 新乡市“无废城市”试点成效显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95%
- • 卫辉市太行山废弃矿山变身光伏基地,年发电量满足10万农户用电需求
- • 京华园沉浸式剧本杀上线,游客化身“宋朝密探”体验穿越时空的解密之旅
- • 辉县市张村乡“资源变资产”改革:闲置宅基地盘活增收千万
- • 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大会在牧野召开,智慧养老平台助力社区服务升级
- •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孵化企业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助力中原科技创新发展
- • “名校+乡村校”模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薄弱学校学区生回流显著
- • “田园诗韵,荷花飘香——翟坡镇荷花诗会盛大举办,诗人席慕容与村民共谱田园诗篇”
- • 比干诞辰庆典暨忠孝文化论坛开幕,全球林氏宗亲千人寻根之旅启程
- • 市教育局吹响号角:2025年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绽放活力
- • “起重工匠”培训基地免费开班,助力3000名贫困户华丽转身
- • 明代潞简王陵博物馆升级,全息投影技术再现藩王生活图景
- • 辉县太行山“打铁花”非遗升级,环保材料点亮夜空无污染
- • 河南师范大学方言保护团队喜获国家级社科基金立项,助力方言文化传承
- • 郑新一体化跨黄河大桥年内通车,交通网络加速成型,中原城市群发展再添新动力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提速,年内将惠及2万户居民,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 • 比干庙古籍数字化工程启动,千年谏臣文化云端永久保存
- • 新乡市“光伏+农业”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年发电收益超8000万元
- • 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助力农户增收,理赔效率显著提升覆盖5万农户
- • 长寿之乡健康管理中心正式投用,免费为5万老人定制体检套餐
- • 新乡市再添文化瑰宝:太行山石雕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
- • 延津小麦主题农场开园,亲子研学助力农旅融合新篇章
- • 平原示范区豆腐宴破吉尼斯纪录,108道菜品惊艳食客
- • 获嘉县牧野之战箭阵表演,游客体验弩机射击成爆款项目
- • 比干庙国风文化节盛大开幕,百名汉服爱好者演绎“忠谏千年”实景剧,再现古风韵味
- • 新乡县企业家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 • 定国湖文旅综合体签约华侨城,中原最大水上光影秀即将上演
- • 原阳职业教育中心扩建项目开工,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即将投入使用
- • 阿里巴巴数字乡村基地落地,助力乡村振兴培育千名“新农人”主播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荣膺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
- • 新乡运动员刘清漪巴黎奥运会霹雳舞铜牌荣耀,舞动世界舞台
- • 辉县市荣获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开辟山区振兴新路径
- • 宝泉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五一假期游客量再创新高
- • “获嘉县非遗‘罗汉拳’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共筑武术传承梦”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勇担社会责任,夜驰援京津冀洪涝灾区捐赠百万物资
- • 获嘉县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结硕果,学生自制“智慧农业”小程序荣获大奖
- • 嵇文甫手札捐赠仪式举行,马克思主义在豫北传播史料首次公开
- • 8家种业龙头企业齐聚中原农谷,育繁推一体化生态格局初现
- • 长垣市扶贫厨师刘大勇:免费培训百名贫困青年,助力乡村振兴
- • 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社保卡一卡在手,畅游知识海洋
- • 原阳预制菜中央厨房日供冷链餐食50万份,长三角地区餐饮市场迎来新变革
- • 卫辉市柳编产品签约RCEP成员国,年出口订单激增200%,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新乡百名乡贤返乡助力,捐资千万建设家乡,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翟坡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特色民宿集群年营收突破2亿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千年美味
- • 主城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突破500部,政府补贴比例提至50%,助力居民生活品质提升
- • 新乡市21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圆满竣工,新增学位1.28万个,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新乡市“一村一品”示范村蓬勃发展,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5%
- • 全国医疗器械博览会盛大开幕,长垣展位发布300项医疗耗材新技术
- • 新乡红焖羊肉:三代匠人守候的黄河味道 一锅炖出豫北百年饮食智慧
- • “县聘乡用”试点启动,山区卫生室全面配备执业医师,乡村医疗迎来新篇章
- • 延津县“火烧技艺传承课”开课,学生摆摊义卖助力农民增收
- • 金银花价格指数保险全省首创,市场价格波动自动理赔助力产业稳定发展
- • 宝泉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五一假期游客如织再创新高
- • “获嘉面塑非遗工坊推生肖盲盒,十二生肖焕新潮装,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
- • 封丘县宋潮主题汉服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再现《清明上河图》盛景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新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全覆盖,百万脱贫群众喝上放心水
- • 新乡发现中共早期党员嵇文甫手稿,为豫北革命史研究注入新活力
- • 黄河滩区迁建社区配建创业孵化园,助力创业者实现梦想,提供免息贷款支持
- • 延津县麦秸编织技艺焕新,秸秆礼服惊艳巴黎时装周
- • 新乡青年志愿者协会“暖冬行动”:爱心捐赠超千万元,温暖寒冬里的每一份希望
- • 心连心集团助力乡村振兴,结对帮扶百村设立千万级基金
- • 新乡汉服文化周盛大启幕,10万游客共赏汉服魅力,产业年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 • 延津“田秀才”工作站: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先锋力量
- • 黄河滩区迁建户喜获“创业扶贫贷”,最高可申请30万元免息支持
- • 河南师大跆拳道队世锦赛夺金,刷新亚洲纪录,谱写辉煌篇章
- • 新乡医学院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助力生物医药研究迈向新高度
- • 凤泉区“皮影戏进校园”活动圆满覆盖50所中小学,红色主题剧目绽放校园风采
- • 新乡医学院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助力生物医药研究迈向新高峰
- • 新时代比干精神研讨会召开,共话廉政文化当代价值
- • 新乡市幸福食堂全覆盖,留守老人吃上1元暖心餐,温情守护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