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供暖改造完成,学生告别“冻手写作业”时代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近日,河南省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完成了供暖改造工程,学生们终于告别了“冻手写作业”的寒冷日子。
辉县太行山区地处我国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对于生活在山区的孩子们来说,冬季的寄宿生活尤为艰苦。过去,由于学校供暖设施不完善,学生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得不忍受着寒冷的侵袭,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手冻僵而无法完成作业。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改善山区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让山区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能享受到温暖的学习环境,辉县当地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启动了供暖改造工程。经过近一年的努力,10所山区寄宿制学校供暖改造工程终于圆满完成。
此次供暖改造工程涉及供暖设施、锅炉房、管道等多个方面。学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安装了现代化的供暖设备,确保了供暖效果。同时,学校还加强了锅炉房的管理,确保供暖安全。
供暖改造完成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再也不用担心冬天手冻僵写不了作业了。学校里,原本冰冷的教室变得温暖如春,学生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此外,供暖改造工程还改善了学校的整体环境。过去,由于供暖设施不完善,学校内常常弥漫着煤烟味,空气质量较差。如今,现代化的供暖设备不仅提高了供暖效果,还降低了空气污染,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学习环境。
据了解,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的供暖改造工程得到了上级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此举不仅为山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也为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树立了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供暖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通过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开展环保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辉县太行山区10所寄宿制学校供暖改造工程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将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让更多农村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实现教育公平贡献力量。
- • “百位老人讲民俗”口述史项目启动,守护民俗记忆,传承文化根脉
- • 辉县太行山区生态修复工程获联合国发展署点赞,绿色转型引领区域可持续发展
- • 原阳县智慧医疗进百村,远程问诊破解看病难
- • 原阳县荣膺“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原阳大米荣登“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大关
- • 原阳县预制菜文化馆盛大开馆,AI模拟古代庖厨烹制黄河宴,传承美食文化新篇章
- • 新乡非遗数据库上线,数字化守护民间技艺瑰宝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正式启用,助力全市90%以上耕地智慧升级
- • 河南新乡氢能走廊项目启动,助力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
- • 光伏屋顶全覆盖助力贫困家庭年发电收益超3000元,共筑绿色未来
- • 延津“田秀才”工作站: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先锋力量
- • 原阳县“皮影戏进校园”计划启动,学生自编《黄河治水》剧目传承文化新篇章
- • 盐店庄村关源群:从贫困村支书到乡村振兴带头人,带领千户种桃致富的传奇故事
- • 长垣卫材产业园举办消防演练,百家企业共同提升安全意识
- • 新乡二中热烈庆祝教师节,隆重表扬优秀教师及师德标兵
- • “获嘉面塑非遗工坊推生肖盲盒,十二生肖焕新潮装,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
- • “贫困学子圆梦大学,‘助学直通车’计划助力本科新生一次性补助8000元”
- • 思政课案例《我们在一起》荣获国家级表彰,展现新时代教育风采
- • 2025年“双减”政策深化:严查隐形学科培训及违规宣传,共筑教育公平新篇章
- • 河南大学中原文化研究院成立,聚焦名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 • 封丘非遗“卷尖”扶贫工坊投产,传统美食成网红爆款
- • “名校+乡村校”模式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薄弱学校学区生回流显著
- • 定国湖水上嘉年华盛大启幕,电动冲浪板+帆船体验半价优惠来袭!
- • “数字麦田”大数据平台正式启用,助力5万农户实现科学种粮新篇章
- • 辉县太行山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山楂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 • 王家潭湿地公园夜光跑道与荧光步道,点亮夏夜浪漫之旅
- • 原阳大米荣登北京冬奥村,成为运动员指定主食,展现中国农业风采
- • 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增至10个,产教联合体落地,共筑人才培养新格局
- • 长垣市:工业崛起,专利领先,跻身中国工业百强县
- • “数字麦田”大数据平台启用,助力5万农户实现科学种粮新突破
- • 同盟山牧野之战遗址公园开放,全景沙盘重现“武王伐纣”历史场景
- • 新乡沿黄生态廊道建成,10万亩滩涂变“绿洲”:绿色奇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悬崖村”搬迁户屋顶光伏并网,年发电收益直补到户,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启动,校长负责制深入人心
- • 新乡市“厨师之乡”扶贫行动:百名大厨带徒千人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 辉县太行山区易地搬迁户生活焕然一新,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家门口就业率高达85%
- • “中欧班列‘新乡号’德国专线开通,年货运量突破10万标箱,助力中德贸易新篇章”
- • 中央厨房每日抽检公示,食品安全追溯码扫码可查,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 • 延津县“火烧技艺劳动课”走红,学生摆摊义卖助力农民增收
- • “长寿之乡”健康扶贫包发放,5万老人享免费体检,助力健康扶贫新篇章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 • 长垣:中国厨师之乡引资30亿,打造国际预制菜产业城
- • 市域铁路S3线全线贯通,年底试运行在即,未来交通出行将更加便捷
- • 长垣市起重机械行业碳足迹核算标准发布,树立全国重工减碳新标杆
- • 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亩产突破700公斤,科技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 • 封丘金银花茶荣膺“药食同源”认证,直播销售火爆月增300%
- • 辉县太行深山“爱心厨房”启用,留守儿童吃上热乎饭,温暖寒冬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引领行业新篇章
- • 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落地,助力外资企业资金流动更便捷
- • 王廷相廉政思想融入干部培训,明代清官文化教育基地正式揭牌
- • 农村幸福院“中央厨房”投用,老人两荤一素仅需5元,幸福生活再升级!
- • 辉县山楂宴美食节盛大开幕,百道山楂菜品惊艳味蕾
- • 新乡瞄准“世界美食之都”,三年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 • 新乡市全力打造“中原氢谷”,力争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 • 原阳县预制菜中央厨房日供50万份,冷链直供长三角商超,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获嘉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就斐然,智慧灌溉助力农业现代化
- • 金银花种植保险全县覆盖,灾后赔付24小时到账,为农民保驾护航
- • 张良隐居地惊现汉代兵法竹简:或为《三略》失传篇章
- • 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村民自编自演“村晚”成新风尚
- • 封丘县“暖心被褥”捐赠行动,寒冬温暖5000户困难家庭
- • 新乡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取得显著成效,年减排二氧化碳50万吨
- • 长垣市创新“积分制”管理推广,村民自治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 • 2025年“双减”政策深化:严查隐形学科培训及违规宣传,助力教育公平
- • 姜太公故里文化园开工建设,再现东周时期生活画卷
- • 原阳富硒大米基地挂牌,抗癌元素含量达国际标准,引领健康饮食新潮流
- • “豫菜之源”厨神争霸赛盛大启幕,AI评委助力多维度打分,烹饪技艺再创新高
- • 比干文化论坛盛况空前,全球林氏商会签约投资30亿,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市委书记现场督办企业诉求,设立企业家日,全力提升企业诉求解决率至100%
- • 宝泉景区荣膺国家5A级景区,五一假期游客量再创新高
- • 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农业发展,覆盖200万亩土地,成本降低35%
- • 新乡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10万亩农田实现数字化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暴雨致辉县山区道路塌方,应急队3小时打通生命通道,彰显救援力量
- • 郑新产业带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延津县“智慧麦田”管理系统助力百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8%
- • 金银花种植保险全覆盖,每亩保额提高至5000元,助力产业稳定发展
- •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竣工,13万村民共享丹江清泉,喝上放心水
- • 中原农谷种业实验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小麦分子育种技术攻关
- • 新乡市发布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 • “直播+供应链”模式助力原阳大米抖音销量翻番,同比增300%
- • 原阳县预制菜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企业降本增效超30%
- • 封丘县直播电商孵化园盛大开园,百名农民主播年带货突破10亿大关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二期投产,年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携手新乡,共筑卫星制造配套产业新基地
- • 意大利汉学家团队莅临邵雍故里,共话《皇极经世》科学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