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民生工程提速 主城区老旧小区改造惠及万户居民
新乡市主城区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这一民生工程不仅关乎千家万户的居住品质,更是城市更新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已完成改造16177户,超额完成省级年度目标。这一数字背后,是地方政府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的坚定决心。
从规划到落地:政策引领下的系统性改造
2023年初,新乡市印发《重点民生实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县区“高质量推进”。政策框架下,改造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涵盖基础设施升级、公共空间优化、适老化设施增设等全方位提升。例如,高新区园丁小区这类长期“无人问津”的老旧社区,被纳入2024年163个改造项目清单,惠及23226户居民。市住建局通过入户走访、方案优化等精细化操作,确保改造“接地气”——比如将杂乱的电线“蜘蛛网”下地,或把坑洼路面铺设为透水沥青,让居民直观感受到“脚下安全”。
城市更新的“三旧”蓝图:329平方公里的民生答卷
2024年1月批复的《新乡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进一步锚定方向:以中心城区329.05平方公里为核心,推动“三旧”改造。这一规划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功能重组紧密结合,例如在红旗区试点“片区联动”模式,将相邻老旧小区合并管理,共享停车位、健身广场等资源,破解单个小区空间局促的难题。规划中“核心区”与“辐射带”的划分,犹如为城市“针灸”,通过关键节点改造激活全域活力。
技能培训+就业保障:改造工程的“衍生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改造工程还衍生出社会效益链。《2024年新乡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提出,依托“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为参与改造的工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此举既提升施工质量,又带动本地就业——如同为城市建设者装上“双引擎”。卫滨区某改造工地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百余名经过培训的电工、泥瓦匠上岗,他们的手艺直接关系到居民家的瓷砖是否平整、电路是否安全。”
居民视角:从“忧居”到“优居”的蜕变
振中街的退休教师李女士形容改造后的变化:“以前下雨要穿胶鞋蹚水,现在小区像穿了新‘雨靴’,再也不怕积水了。”这类反馈印证了改造的实效性。市住建局数据显示,2023年改造项目中,加装电梯、增设充电桩等“关键小事”的居民满意度达92%。而2024年计划中,更多小区将植入“智慧元素”,如门禁人脸识别、消防感应系统等,让“老社区”跟上“新时代”。
未来展望:民生工程的“加速度”与“温度”
从2023年超额完成任务到2024年扩容至23226户,新乡市老旧小区改造明显提速。但速度之外,“温度”同样被强调——方案设计阶段预留居民意见征询通道,施工期间设置临时便民服务站,甚至为高龄老人提供“改造期间过渡租房补贴”。这种“既要改得快,更要改得暖”的思路,正成为中原地区城市更新的范本。
眼下,新乡主城区的老旧小区正如同一块块“城市拼图”,通过改造被重新擦拭、镶嵌。当斑驳的墙面披上新装,当昏暗的楼道亮起感应灯,改变的不仅是建筑的外观,更是数万居民的生活底色。这一工程也向外界传递清晰信号:城市发展的刻度,永远以人的获得感为标尺。
- • 卫辉山区特色养殖崛起,年出栏百万只生态散养鸡,助力乡村振兴
- • 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再添新军,总量突破六十家
- • 延津县麦秸屋顶工艺复兴,环保建筑惊艳亮相国际设计展
- • 辉县“山楂妹”李芳荣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新乡电台方言节目《老城记忆》开播,本土收听率领跑》
- • 百泉古建筑群修缮完工,苏门山重焕“北国小西湖”风采
- • 南水北调新乡段通水十周年:11.8亿立方米清水润泽中原大地
- • “15分钟健身圈”助力城乡全民健身,智能健身步道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平原示范区非遗直播基地启用,传承人变身“网红主播”助力非遗文化传播
- • 原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获赠百万康复设备,开启全省“医教结合”新模式
- • “数字麦田”大数据平台启用,助力5万农户实现科学种粮新突破
- • 唐代诗僧寒山故里考证落户辉县,禅意文化主题村落规划公示引发关注
- • 新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酸辣粉产业联盟成立,原阳制定行业首个团体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原阳县职教中心与双汇集团携手,订单班毕业生年薪突破10万,职业教育迎来新篇章
- • 新乡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10万亩农田实现数字化管理,开启农业现代化新篇章
- • 新乡市倾力打造青年人才公寓,助力万名高校毕业生扎根城市发展
- • 原阳县学生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农村娃展翅国际舞台
- • 河南师大联合企业攻克过滤材料技术,荣获省级科技奖
- • 新乡市空气质量持续向好,PM2.5浓度连续三年下降
- • 乡村振兴示范园盛大开园,年孵化农产品加工项目50个,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河南餐饮巨头与美团强强联手,日供预制菜超500万份,引领行业新风向
- • 姜子牙钓鱼台遗址出土商周祭祀礼器:揭秘早期封神文化的实证
- • 新乡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启用,首日通关货值突破5000万
- • 中原名师助力乡村教育,送教下乡常态化开展千场教研活动
- • 王家潭湿地公园夜光跑道与荧光步道,点亮夏夜浪漫之旅
- • 打造便民利民新举措:社区共享工具屋全覆盖,免费借用50类居家维修工具
- • 《中原官话词典》在延津县出版,拯救千条濒危方言词汇
- • 全球最大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
- • 新乡县企业家慷慨捐资千万,助力寒门学子圆梦大学
- • 全市新建充电桩2000个,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绿色出行新时代来临
- • 卫辉太行山歌惊艳央视舞台,非遗文化走出大山绽放光彩
- • 封丘县“黄河民谣采风行动”启动,百首老调录入声音博物馆
- • 红杉资本领投,本地生物医药项目融资超5亿元,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封丘县黄河滩区风电项目并网,助力绿色能源发展,满足50万人用电需求
- • 全国首个“起重工匠”培训基地开班,年输送技能人才5000人,助力起重行业人才培养
- • 刘庄红色教育基地VR体验:重走“创业路”,重温集体化奋斗史
- • 新乡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百万农民告别“靠天吃水”历史,迈向美好生活
- • 新乡“红焖羊肉”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秘方焕发新生机
- • 牧野湖环湖绿道升级改造,增设盲道和无障碍设施,关爱残障群体无死角
- • 牧野湖环湖绿道增设盲道,无障碍设施助力残障群体共享美好生活
- • 新乡市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
- • 获嘉县牧野古婚俗体验馆开馆,汉服周礼成新人打卡新宠
- • “麦田到餐桌”:美食工业旅游线路全新开通,游客体验舌尖上的工业之旅
- • “中国树莓之乡”采摘季盛大开启,树莓冰淇淋DIY工坊人气爆棚
- • 新乡学院成立名人文化创新工坊,3D打印技术助力历史人物雕像复原
- • 卫辉山区特色养殖崛起,年出栏百万只生态散养鸡引领绿色消费新潮流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荣获“国家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称号,助力乡村振兴
- • “扶贫车间进乡村”计划助力藤编手工艺品远销欧洲,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凤泉湖引黄调蓄工程蓄水量达标,生态旅游带初具规模,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获嘉饸饹条非遗工坊投产,年销速食产品超5000万盒,传统美食迈向现代化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 • 长垣市起重机械出口额再创新高,稳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 • 太行山区生态果园光伏项目并网,年发电量突破1亿度,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全面启动“百万亩节水农业”计划,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 • 长垣市携手徐州重工共建“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共谋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新乡市发放消费券超亿元,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
- • 原阳县“黄河号子”改编摇滚版惊艳草莓音乐节,全场观众齐声合唱
- • 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在新乡成功落地,托管面积突破200万亩
- • 陈平故里长垣建奇谋博物馆,全息投影再现楚汉传奇
- • 辉县市防返贫监测平台上线,智能预警助力守牢脱贫成果
- • 封丘县创新推广“追思会替代流水席”,节约资金捐建乡村书屋
- • 新乡返乡青年创新实践,千亩土地共享农场助力乡村振兴
- • 获嘉县电商直播学院开班,助力县域农产品带货达人培养
- • 封丘县“光伏+金银花”立体种植模式创新,年发电收益突破亿元大关
- • 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新乡基地启用,助力中原科创企业蓬勃发展
- • 新乡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集群年产值突破500亿元,展现中国制造新风采
- • 中原农谷种业实验室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小麦分子育种技术攻关
- • 封丘县树莓冻干技术荣获日内瓦发明展金奖,打破欧美技术垄断
-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首年成交额破5亿,激活乡村振兴新动力
- • 姜子牙谋略思想融入企业家培训,千名创业者共赴研学之旅
- • 南太行国际滑雪场扩建工程圆满竣工,新增5条冬奥标准赛道引领滑雪运动新风尚
- • 牧野夜市非遗擂台添彩,糖画大师现场3分钟定制人脸糖像
- • 新乡延津“中国第一麦”示范区亩产突破700公斤,科技助力粮食稳产增收
- • 新乡首条美食主题地铁专列发车,车厢变身“移动美食博物馆”
- • 《新乡扶贫志》出版发行:记录527个村脱贫历程,见证扶贫攻坚的辉煌成就
- • 辉县山楂糕制作技艺传人直播带货,3分钟售罄10吨山楂,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封丘卷尖非遗快闪店惊艳商圈,试吃即可获得“御膳房”认证证书
- • 冷链物流网络扩容,新增10万吨仓储保鲜能力,助力食品安全新篇章
- • 红旗区携手百家企业,共筑农产品包销新篇章——山区县结对帮扶成效显著
- • 延津县小麦病虫害AI监测系统上线,精准预警助力农业发展
- • 山区孤寡老人的幸福家园:扶贫敬老院建成投用
- • 太行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表彰,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至65%
- • 姜太公主题文旅线荣登国家级精品线路,文化地标串联八县区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