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村”搬迁户屋顶光伏并网,年发电收益直补到户,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开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贵州省,就有一个被称为“悬崖村”的地方,这里山高路险,资源匮乏,但近年来,这里的搬迁户们通过屋顶光伏并网项目,实现了年发电收益直补到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绿色动力。
“悬崖村”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这里的居民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了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当地政府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将村民从悬崖村搬迁至山下。
在搬迁过程中,当地政府充分考虑到了村民的生计问题,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其中,屋顶光伏并网项目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该项目通过在村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既满足了村民的生活用电需求,又为村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据了解,屋顶光伏并网项目采用“政府引导、企业投资、村民参与”的模式,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企业负责投资建设,村民负责提供屋顶资源。项目实施后,村民可以通过光伏发电获得年发电收益,且收益将直接补给到户。
“以前,我们这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现在搬到山下,政府还给我们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我们既能享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又能通过发电获得收益,真是太好了!”一位搬迁户激动地说。
屋顶光伏并网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在“悬崖村”搬迁过程中,当地政府坚持生态优先,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搬迁后的村民能够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环境。
此外,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还有助于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随着村民对清洁能源的认识不断加深,他们更加珍惜资源,自觉保护环境,为乡村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如今,在“悬崖村”搬迁户的屋顶上,一片片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它们不仅照亮了村民的生活,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屋顶光伏并网项目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亮点,吸引了众多关注。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绿色能源将在更多贫困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在政府、企业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像“悬崖村”这样的贫困地区将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 • 新乡市博物馆新设“牧野记忆”展厅,3D技术再现仰韶文化遗址,开启历史之旅
- • 心连心集团助力乡村振兴,设立千万级基金结对帮扶百村
- • 轮椅上的电商达人王强:直播卖山货年入50万元,逆境中绽放电商光彩
- • 延津县“中国第一麦”科技产业园盛大开建,总投资50亿打造小麦种业硅谷
- • “政银担”模式助力破解融资难题,涉农贷款发放超80亿元
- • 辉县市太行山光伏扶贫电站年收益超2亿,助力10万农户共奔小康路
- • 智能灌溉助力,50万亩高标准农田竣工,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新乡市“光伏+农业”扶贫模式助力80村脱贫,年发电收益突破8000万元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中欧班列“新乡号”常态化运行,年发运量突破500列,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原阳大米荣登北京冬奥村,成为运动员指定主食,展现中国农业风采
- • 全市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启动,食品安全透明化再升级
- • 汉代名相陈平墓保护工程竣工,竹简揭秘楚汉战争秘史
- • 长垣市荣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积分制管理新模式引领乡村振兴
- • 新乡招商综合效能连续三年领跑河南:第三方评估彰显区域发展活力
- • 新乡市扶贫车间全面运营,助力1.2万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
- • 教育强市建设经验获教育部专题调研:探索创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封丘县与河南师范大学携手合作,定向培养300名全科乡村教师
- • 新乡种质资源库:18万份种质资源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 辉县山楂酵素饮品登陆市场,成都市白领办公桌新宠
- • 豫北首条挂壁公路通车,郭亮村与万仙山景区无缝连接
- • 新乡返乡青年创新实践,千亩“共享农场”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垣市“村BA”联赛火爆全国,农民球员短视频粉丝破百万,展现农村体育新风采
- • 获嘉花卉种植产业蓬勃发展,面积扩大至5万亩,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
- • 封丘县黄河滩区风电项目并网,年发电量可满足50万人用电需求
- • 牧野湖光影水幕电影首映,激光秀演绎《诗经·卫风》千年古韵
- • 树莓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冻干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助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
- • 新乡市驻村第一书记王明阳:直播带货助力农产品销售突破亿元大关
- • 长垣厨师品牌升级,全球中餐标准化食材基地投产,引领中餐产业新篇章
- • 卫辉卫红花种植面积扩至8万亩,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翟坡镇荷花节盛大开幕,泛舟采莲定制莲子手作礼盒,体验夏日浪漫风情
- • 北交所新乡服务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助力20家企业冲刺上市新征程
- • 延津县农田林网建设成就斐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
- • 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营收突破600亿元
- • “豫菜之源”厨神争霸赛盛大启幕,AI评委助力美食盛宴
- • 中原农谷高标准农田亩产创新高,智慧农业覆盖率超7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44万亩高标准农田主体完工,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
- • “获嘉面塑非遗工坊推生肖盲盒,十二生肖焕新潮装,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完美融合”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隆重发布,百万字口述史料再现地方民俗风采
- • 新乡市再添文化瑰宝:太行山石雕技艺荣登省级非遗名录
- • 法国卢浮宫携手中国,共同策展新乡周代青铜礼器展
- • 国家生物育种中心实验室建成,试种抗旱小麦亩产破纪录,农业科技创新再迈新台阶
- • “基金+产业”模式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红杉资本领投本地项目成效显著
- • 太行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大奖,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至65%
- • 卫辉市电商直播孵化基地盛大开园,助力农民主播年带货突破5亿元大关
- • 青龙湖生态旅游区皮划艇赛道盛大开启,家庭组队参赛免门票!
- • 长垣市起重机械5G智能工厂投产,远程操控技术引领行业新篇章
- • 卫辉市比干庙“忠孝积分”兑换制:村民善行换生活物资,传承美德新风尚
- • AI智能巡检系统上线,南水北调新乡段实现全天候监控,守护水资源安全
- • 农村寄宿制学校热水澡工程完工,5万学生告别“冷水时代”
- • 嵇文甫手札捐赠仪式举行,马克思主义在豫北传播史料首次公开
- • 新乡比干诞辰3116周年大典盛大举行,全球林氏后裔齐聚卫辉共祭祖先
- • “麦田到餐桌”:美食工业旅游线路全新开启,带你领略美食背后的故事
- • 中国电建投资50亿元光伏制氢项目落户豫北,打造区域新能源基地新标杆
- • “公益岗扩容助力贫困家庭,环卫、绿化岗位优先安置千人”
- • 河南科技学院昆虫馆夜探活动开放,亲子捕捉萤火虫科普之旅启程
- • 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再添新军,全国总量突破68家
- • 新乡市农村危房改造圆满完成,3万户居民住进安全新房
- • 黄河号子非遗传承基地挂牌,老船工带游客体验“水上交响”
- • 牧野区荣登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三
- • “贫困户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全面启动,补助标准提高至每户6万元”
- • 辉县太行山区易地搬迁户生活焕然一新,人均年收入达4万元,家门口就业率高达85%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一步
- • 新乡市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村民就医体验再升级
- • 辉县市荣获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开辟山区振兴新路径
- • 心连心化工百万吨级绿色尿素项目投产,引领行业减排技术迈向国际领先
- • 卫辉太行山歌闪耀央视舞台,非遗文化走出大山绽放光彩
- • 全省首单基础设施REITs发行,20亿资金助力经开区建设新篇章
- • 新乡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助力过滤、种业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 • 辉县山楂糕制作技艺传承千年,五代传人直播带货再创新高
- • 封丘县乡村小学“营养午餐”全覆盖,温暖3万留守儿童心田
- • 原阳烩面非遗工坊盛大开馆,游客可亲身体验“三揉九拉”传统技法
- • 数字农贷平台上线,3分钟完成信用审批,农业金融新篇章开启
- • 《新乡民俗志》修订版隆重发布,新增口述史资料200万字,传承民间文化瑰宝
- • 德国巴斯夫生物降解材料基地投产,年产值突破50亿元,引领绿色产业新潮流
- • 新乡市试点“碳中和村庄”:光伏屋顶覆盖率达80%,绿色生活新篇章
- • 卫辉市潞王陵石刻拓片技艺焕新重生,年轻团队打造盲盒拓片套装引领文化潮流
- • 封丘金银花产业辉煌成就:产值突破30亿,出口量占据全国40%
- • 卫辉非遗“空心挂面”工坊开放,游客可亲身体验传统手工拉面技艺
- • 无人机飞防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百万亩农田作业效率提升40%
- • 辉县“山楂妹”李芳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 • 主城区消费扶贫专柜全覆盖,年助销农产品超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韩国儒学代表团朝圣邵雍墓,中韩共办《击壤集》吟诵会:文化交流的桥梁
- • 全省首个“智慧学区”落地,AI个性化作业系统助力减负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