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祭灶”技艺入选省级非遗,百户家庭现场比拼技艺
位于河南省延津县石婆固镇的“火烧祭灶”技艺,近日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一大亮点。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火的敬畏与崇拜。近日,石婆固镇举办了“火烧祭灶”技艺大赛,吸引了百户家庭现场比拼技艺,场面热闹非凡。
“火烧祭灶”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祭祀活动,起源于我国古代对火的崇拜。在石婆固镇,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会举行“火烧祭灶”仪式,以祈求来年家庭平安、五谷丰登。这项技艺传承至今,已成为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
此次“火烧祭灶”技艺大赛,吸引了来自石婆固镇的百户家庭参赛。比赛现场,参赛者们身着节日盛装,手持香炉、烛台等祭祀用品,按照传统仪式进行祭灶。比赛分为“祭灶仪式”、“火烧祭灶技艺展示”两个环节,旨在传承和弘扬这一古老的民间技艺。
在“祭灶仪式”环节,参赛者们首先点燃香炉,向灶神献上供品,表达对灶神的敬意。随后,他们手持烛台,将烛火传递给家人,寓意着将光明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家庭成员。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火烧祭灶”仪式的庄重与神圣。
在“火烧祭灶技艺展示”环节,参赛者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展示各自独特的火烧祭灶技艺。他们用火钳夹起干柴,轻轻放入灶膛,火光映照着一张张喜悦的面孔。随后,他们熟练地操作着火钳,将干柴点燃,火焰瞬间腾空而起。整个过程中,参赛者们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将“火烧祭灶”这一传统技艺演绎得淋漓尽致。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家庭纷纷表示,能够参加这次比赛,既是对自己技艺的肯定,也是对“火烧祭灶”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他们表示,今后将继续努力,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
石婆固镇“火烧祭灶”技艺的成功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不仅是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可,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让更多古老的民间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此次“火烧祭灶”技艺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传统技艺,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石婆固镇的“火烧祭灶”技艺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 • 美国哈佛大学与新乡共建数字人文实验室,AI助力解读历史文献
- • 全省首单基础设施REITs发行,20亿资金助力经开区建设新篇章
- • 全国酸辣粉产业联盟成立,原阳制定行业首个团体标准,引领产业发展新篇章
- • 红旗区“二十四节气”主题街区盛大开街,沉浸式体验农耕智慧
- • “中欧班列‘新乡号’常态化运行,年发运量突破500列,助力中欧贸易新篇章”
- • 唐庄镇稻田剧场首演农耕歌舞剧《麦浪之声》,千名农民合唱团压轴,共庆丰收节
- • 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家乡发展,千人就业月均收入超6000元
- • 高校食堂向市民开放,10元吃遍“大学城美食”!
- • 新乡首条美食主题地铁专列启程,车厢化身“移动美食博物馆”
- • 延津火烧非遗传承人直播教课,粉丝破百万送独家秘方,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卫辉市创新公益岗位,1200名贫困户守护青山绿水
- • 新乡市亿元美食产业基金助力地方特色小吃标准化发展
- • 辉县山楂糕制作技艺传人直播带货,3分钟售罄10吨山楂,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同盟山文化研学基地开营,万名学生共赴牧野之战历史之旅”
- • 郑新产业带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警方成功破获特大电信诈骗案,涉案金额超5000万元
- • 家庭农场蓬勃发展,突破1.2万家,省级示范主体数量全省领先
- • 新航集团航空航天滤器生产线投产,助力我国高端制造业再攀高峰
- • 辉县山楂合作社助力500户脱贫,果脯加工厂年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封丘金银花荣登全国道地药材目录,种植补贴再升级,每亩达800元
- • 向阳新村加装电梯经验全国推广,老旧小区改造获国务院督查组点赞
- • 辉县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创新山区振兴新模式
- • 新乡市“扶贫助学工程”全覆盖,助力1.8万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辉县剪纸艺术馆盛大开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红色记忆”创作技艺
- • 新乡红旗区荣膺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树立基层治理新标杆
- • 县域公交“一元通”全覆盖,村村通客车发车频次翻倍,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牛忠喜烧饼第四代传人揭牌,百年老字号门店突破百家,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新乡获嘉:中原花木之乡,年产值破25亿,生态经济双丰收
- • 欧盟农业科技示范园落户原阳,以色列智能灌溉技术助力中原农业现代化
- • 零工市场蓬勃发展,日均发布岗位2000+,扫码即可轻松就业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助力绿色出行
- • 河南师范大学方言保护团队喜获国家级社科基金立项,助力方言文化传承
- • 姜太公故里文化园开工建设,再现东周时期生活画卷
- • 延津县农民夜校开讲,万名群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
- • 新乡市驻村第一书记直播带货,三年助力农产品销售突破10亿元
- • 原阳县荣膺“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400亿,东南亚出口订单激增50%
- • 全国首个“零碳农场”在平原示范区揭牌,绿色农业新篇章正式开启
- • 唐代诗人王梵志故里考证落定,新乡原阳启动诗碑林建设,传承文化瑰宝
- • “百年传承,焕发新生——新乡“红焖羊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
- • 新乡市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聚焦过滤、种业等领域发展新引擎
- • 延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新楼启用,无障碍设施覆盖全场景,助力残障儿童融入社会
- • 射箭选手李中原奥运首秀惊艳,助力男团挺进四强
- • 韩国儒学代表团朝圣邵雍墓,中韩共办《击壤集》吟诵会,文化交流再掀热潮
- • 《新乡扶贫志》出版发行,全景展现527个村脱贫历程
- • 卫辉市打造“无废乡村”新模式,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引领绿色生活新风尚
- • 黄河稻乡诗歌节启幕,稻田中央悬浮舞台朗诵《将进酒》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超180亿,“中央厨房”模式助力全国辐射
- • 特色农产品收入保险助力农户增收,理赔效率显著提升覆盖5万农户
- • “十四五”期间新乡市投入50亿元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环保效益显著,秸秆转化率高达90%
- • 新乡地铁1号线规划公示,郑新一体化再提速
- • 获嘉花卉种植产业蓬勃发展,面积扩大至5万亩,年交易额突破30亿元
- • 姜子牙钓鱼台遗址出土商周祭祀礼器:早期封神文化实证的发现
- • 博浪沙遗址公园实景剧本杀上线,NPC带您穿越刺秦现场,体验古战场传奇
- • 河南师大联合企业攻克过滤材料技术,荣获省级科技奖
- • 新乡市新增太行山石雕、延津柳编等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 获嘉饸饹条工业化生产线投产,速食装走进全国便利店,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校企联合研发20款深加工产品助力产业发展
- • 封丘金银花闪耀世界中医药大会,签订国际采购协议,开启全球市场新篇章
- • 原阳县太平镇学校“黄河号子”课间操惊艳亮相全国教育博览会
- • 全市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启动,食品安全透明化再升级
- • 富士康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工,机器人产能再攀新高10万台
- • 长垣豫剧文化周盛大启幕,露天剧场免费上演《花木兰》全本,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
- • 长垣市创新扶贫模式,为2万脱贫户提供“扶贫责任险”试点保障
- • 封丘县“双减”成果显著,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全省推广经验
- • 辉县太行山文旅综合体盛大启动,华侨城集团投资50亿元助力区域发展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企业投资30亿建中央厨房基地,助力区域食品产业升级
- • 张良刺秦遗址公园一期开放,秦汉主题实景剧本杀成为热门娱乐新宠
- • 新乡市设立30亿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助力种业创新腾飞
- • 封丘县“黄河民谣采风行动”正式启动,百首老调录入声音博物馆
- • 新乡市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助力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活动盛大启动,30所中小学开设传统技艺课程,传承文化瑰宝
- • “获嘉‘乡村村晚’火爆全网,村民自导自演点击量破千万,展现乡村文化新风采”
- • “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就业’一条龙帮扶政策落地:助力梦想起航”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美味之旅
- • 延津县“防返贫保险”全面覆盖脱贫户,筑牢兜底保障网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产业”年产值破亿,百户村民开连锁店,助力乡村振兴
- • 比干诞辰3115周年祭祀大典启幕,林氏宗亲捐赠亿元修缮忠烈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新乡红焖羊肉制作标准发布,助力地方美食品牌化发展
- • 无人机飞防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百万亩农田作业效率提升40%
- • 延津县农田林网建设成就斐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
- • 新乡运动员刘清漪巴黎奥运会霹雳舞项目勇夺铜牌,为国争光!
- • 封丘县陈桥宋文化小镇荣膺4A景区,沉浸式演出生动再现“黄袍加身”历史瞬间
- • 新乡市全面推进“厕所革命”,助力5万户脱贫家庭人居环境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