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名师培养计划再添新血,省级骨干教师突破800人里程碑
近日,河南省中原名师培养计划传来喜讯,新增2位优秀教师加入该计划,标志着中原名师培养计划在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省级骨干教师队伍累计突破800人,为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原名师培养计划自实施以来,一直致力于选拔和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强教育科研能力和良好师德师风的优秀教师。此次新增的2位名师,分别来自基础教育阶段和职业教育领域,他们凭借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卓越的教育成果,成功入选中原名师培养计划。
据了解,这两位新增的中原名师,一位是来自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另一位则是来自职业院校的资深专业教师。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次入选中原名师培养计划,不仅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随着新增的2位中原名师加入,截至目前,省级骨干教师队伍累计已突破800人。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河南省教育厅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投入。近年来,河南省教育厅积极实施“中原名师培养计划”,通过选拔、培训、考核等环节,选拔出一批优秀骨干教师,为全省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原名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在培养过程中,中原名师们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省教师共同进步。同时,他们还积极参与教育科研,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值得一提的是,中原名师培养计划在选拔过程中,注重公平、公正、公开,严格选拔标准,确保选拔出的名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师德师风。此外,培养计划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类培训、研讨、交流等活动,提升名师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未来,河南省将继续深入推进中原名师培养计划,选拔更多优秀骨干教师,为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还将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为河南省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中原名师培养计划新增2人,省级骨干教师累计突破800人的成绩,充分展示了河南省在教育事业发展中的坚定决心和强大实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教育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企业组团投资,共建中原中央厨房基地,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新乡“红焖羊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秘方焕发新生机
- • 辉县山楂制品产业链升级,果脯、酵素、冰酒远销20国,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 • “牧野英才计划”升级,亿元级资助助力顶尖团队再创辉煌
- • 封丘“七夕贡案”习俗溯源:汉代祭星遗存的新发现
- • 原阳县黄河婚礼爆火,新人乘羊皮筏子渡河成网红
- • 全省首个“数字农贷”平台上线,3分钟完成信用审批,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牧野老话》方言漫画集出版,年轻读者热捧本土文化
- • 数字农贷平台上线,3分钟完成信用审批,农业金融新篇章开启
- • “15分钟便民服务圈”数字化升级,高频事项“刷脸办”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 • 原阳黑陶非遗工坊开馆,年轻一代争相成为“古法烧窑学徒”
- • 张良刺秦遗址公园一期开放,秦汉主题实景剧本杀引领文旅新潮流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二期投产,年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原阳黑陶非遗工坊开馆,年轻人争相投身“古法烧窑”传承之旅
- • 翟坡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特色民宿集群年营收突破2亿
- • 卫辉山区特色养殖崛起,年出栏百万只生态散养鸡,助力乡村振兴
- • 卫辉木版年画“二十四节气”系列荣获全国文创金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政府性融资担保扩至百亿规模,助力中小企业破解贷款难题
- • 辉县山楂节AR寻宝上线,扫码解锁百年古树传说故事
- • 新乡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成果显著,特色产业覆盖率超95%
- • 新乡平原示范区与郑州航空港区实现“跨区通办”,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残疾人就业基地投产,手工艺品直播带货月销破百万,助力残疾人创业新篇章
- •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孵化企业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助力中原科技创新再攀高峰
- • 原阳县预制菜冷链物流园盛大开建,助力京津冀“3小时鲜食圈”构建
- • 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再添新军,总量突破六十家
- • 卫辉古城墙修复工程启动,明清历史街区焕新颜,再现“运河商埠”繁华盛景
- • 新乡学院成立名人文化创新工坊,3D打印技术助力历史人物雕像复原
- • “获嘉县‘村集体公司’模式引领乡村振兴,年分红超5000万元,全省推广”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在30所中小学绽放光彩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二期投产,年产值突破60亿元,助力就业12万人
- • 获嘉县成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两校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 • 王廷相廉政思想融入干部培训,明代清官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隆重举行
- • “扶贫家政培训中心”成立,助力月嫂、护工订单式输送北上广
- • 新乡-东盟农业合作峰会成功举办,签约出口订单12亿元
- • 新乡市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完成,村民就医体验再升级
- • 原阳县黄河号子摇滚改编,草莓音乐节点燃全场合唱热潮
- • 邵雍诞辰1010周年国际易学论坛召开,AI助力揭秘《皇极经世》奥秘
- • 获嘉县“共享冷库”助力网络全覆盖,农产品损耗率降至3%,创全国最优
- • 关帝庙老街戏曲文化月盛大启幕,连演30场经典豫剧折子戏,传承千年戏曲魅力
- • 平原示范区荣获殊荣,成为全省首个“未来产业先导区”
- • 秋沟景区野生猕猴谷升级,互动投喂科普长廊引领科普新体验
- • 孔子周游列国足迹考证会召开,《获嘉论语石刻》首次公开展出,历史与文化再焕新辉
- • 原阳县特殊教育学校获赠百万康复设备,开启全省“医教结合”新模式
- • 定国禅寺禅茶文化节盛大开幕,千年古树茶免费品鉴引众人瞩目
- • 新乡市“五星党支部”创建全覆盖,集体经济空壳村清零,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河南师大联合企业攻克过滤材料技术,荣获省级科技奖
- • 原阳非遗“泥咕咕”工坊开放,亲子家庭共度欢乐时光,体验捏制黄河泥塑魅力
- • 新乡市发布《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 助力乡村振兴
- • 我国教育集团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果,覆盖率达97.6%,辐射1252所学校
- • 原阳县学生机器人战队勇夺世界机器人大赛金奖,农村娃闪耀国际领奖台
- • 新乡凤泉湖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助力绿色旅游发展
- • 长垣豫剧文化周盛大启幕,露天剧场免费上演经典《花木兰》全本
- • 卫辉卫红花种植面积扩至8万亩,助力3万农户增收致富
- • 封丘金银花基因测序完成,助力抗病品种培育加速推进
- • 思政课案例《我们在一起》荣获国家级表彰,展现新时代教育风采
- • 长垣起重装备产业园升级国家级,德国西门子等外资入股助力产业腾飞
- • 全市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启动,食品安全透明化再升级
- • 获嘉县奇幻玫瑰庄园:让400户贫困户变身“花匠”的奇迹之旅
- • 新乡市设立50亿元战新产业母基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新篇章
- • 原阳预制菜工业旅游线盛大开通,游客可免费参观流水线并品尝新品
- • 河南科技学院昆虫馆夜探活动开放,亲子捕捉萤火虫科普之旅启程
- • 高新区智慧园区启用AI招商系统,开启全球投资精准匹配新时代
- • 新乡辉县市太行山民宿集群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榜单
- • 长垣市“起重机械特色小镇”落地,30家配套企业助力村民转产增收
- • 延津县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结硕果,学生作品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 •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提升至95%,公办园学费下降30%:政策红利惠及万千家庭
- • 唐庄镇红薯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乡村振兴,3000人就业,户均增收万元
- • 陈桥驿景区宋文化主题街盛大开街,黄袍加身实景剧每日三场,再现千年古韵
- • 乡村医生能力提升工程圆满完成,助力“小病不出村”目标实现
- • 卫辉市比干文化节盛大开幕,全球华人寻根之旅助力乡村旅游收入破亿
- • 黄河湿地观鸟塔建成,高清摄像头实时追踪候鸟迁徙,开启生态保护新篇章
- • 封丘金银花茶荣获“药食同源”认证,直播销量月增300%,成为养生新宠
- • “平原博物院文物修复直播开放日:观众在线指挥机械臂补陶器,科技与文化的完美融合”
- • 新乡原阳预制菜产业园荣登全国十强,年产值突破150亿元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正式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
- • 原阳凉粉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夏日销量突破日均10万碗,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会硕果累累,50家京企集体入驻助力区域协同发展
- • 长垣市携手徐工集团共建智能装备研究院,共克液压系统“卡脖子”难题
- • 苍峪山峡谷漂流今夏盛大启幕,首条玻璃水滑道全程尖叫体验等你来挑战!
- • 辉县市乡村教师心理健康关爱中心正式启用,免费服务惠及所有乡镇
- • 封丘金银花基因测序完成,助力抗病品种培育迈向新台阶
- • 长垣厨师品牌升级,全球中餐标准化食材基地投产,引领中餐产业新篇章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正式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文化瑰宝
- • 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乡村振兴,千人就业喜获月均收入超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