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戏曲家宫天挺墓园发现散曲碑刻,填补北杂剧史料空白
近日,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发现了一处元代戏曲家宫天挺的墓园,其中一块散曲碑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块碑刻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元代戏曲艺术提供了宝贵资料,也填补了北杂剧史料的重要空白。
宫天挺,元代著名戏曲家,其作品在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和戏曲创作的研究一直相对匮乏。此次墓园的发现,尤其是散曲碑刻的出土,无疑为研究宫天挺及其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据考古工作者介绍,宫天挺墓园位于喀喇沁旗一村庄附近,墓园内共有两座墓碑,其中一座碑刻上刻有宫天挺的生平事迹和戏曲作品简介。另一座碑刻则是一块散曲碑刻,碑文内容为宫天挺创作的散曲《满庭芳·题破山寺后禅院》。这块碑刻的发现,对于研究北杂剧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北杂剧是元代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表现手法,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北杂剧的史料相对匮乏,许多作品和作者的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次散曲碑刻的发现,无疑为研究北杂剧提供了新的史料。
首先,散曲碑刻的出土为研究宫天挺的生平事迹提供了重要依据。碑刻上记载了宫天挺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籍贯、官职、戏曲创作成就等。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宫天挺的生平背景和创作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散曲碑刻的出土为研究北杂剧的艺术特点提供了新的视角。碑刻上的散曲《满庭芳·题破山寺后禅院》展现了宫天挺在散曲创作上的独特风格,为研究北杂剧的艺术特点提供了宝贵资料。
此外,散曲碑刻的出土还填补了北杂剧史料的重要空白。在以往的研究中,关于北杂剧的史料相对匮乏,许多作品和作者的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次碑刻的发现,为北杂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史料,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北杂剧的丰富内涵。
总之,元代戏曲家宫天挺墓园发现散曲碑刻,对于研究元代戏曲艺术和北杂剧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这块碑刻的出土,不仅为研究宫天挺的生平事迹和戏曲创作提供了宝贵资料,也为研究北杂剧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相信在今后的研究中,这块散曲碑刻将为我国戏曲史的研究带来更多启示。
- • 比干文化荣登“一带一路”非遗名录,马来西亚分庙落成传承中华精髓
- • 牧野区荣登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三
- • 获嘉县携手京东共建冷链物流枢纽,打造中原地区“24小时鲜食圈”
- • 辉县市乡村学校试点“5G双师课堂”,山区学生直通北京名师,教育公平再进一步
- • 社区非遗共享工坊落成,居民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我国普惠性幼儿园发展迅速,覆盖率达86.8%,省级示范园数量位居全省前三
- • 新乡沿黄生态廊道建成,10万亩滩涂变“绿洲”:绿色奇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河南餐饮巨头与美团强强联手,日供预制菜超500万份,引领行业新风向
- • 陈桥驿宋文化主题街区盛大开街,黄袍加身换装拍照免费体验,带你穿越千年宋韵
- • 延津县小麦种植劳动实践基地开课,学生田间测产学农知
- • “中国厨师之乡”美食文化周盛大开幕,百桌豫菜宴重现《随园食单》经典风味
- • 张良刺秦地遗址公园动工,开启秦汉文化沉浸式体验之旅
- • 新乡市召开年度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 封丘油菜花海音乐节盛大开幕,非遗市集助力农户增收30%
- • 高新区智慧园区启用AI招商系统,开启精准匹配全球投资需求新篇章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再创佳绩,总数全省领先!
- • “扶贫车间进乡村”计划助力藤编手工艺品远销欧洲,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卫辉山区特色养殖崛起,年出栏百万只生态散养鸡引领绿色农业新风尚
- • 非遗文化走进校园,30所中小学开启传统技艺课程之旅
- • 辉县市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1200名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农村危桥改造工程圆满竣工,30个贫困村告别“出行难”
- • 原阳县预制菜工业互联网平台成功上线,企业降本增效超30%
- • 全国模范教师数量达7人,我省再创佳绩,总数全省领先
- •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一键呼叫响应率100%,守护夕阳红更安心
- • 新乡市设立亿元扶贫专项基金,助力破解脱贫产业融资难题
- • “新乡美食帮扶计划”启动,百名大厨下乡授艺,助力乡村振兴
- •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焕新升级,星空露营基地与越野赛道助力户外探险新体验
- • 延津火烧制作技艺: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之路
- • 黄河滩区湿地观鸟基地盛大开放,新增20处隐藏摄影机位,开启观鸟摄影新体验
- • 《新乡扶贫志》出版:见证527个村的蜕变之旅
- • “15分钟健身圈”助力城乡全民健身,智能健身步道建设再上新台阶
- • 卫辉市唐庄镇“田秀才”工作室:乡村振兴的“田”中明珠
- • 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升级,200所重点学校全面覆盖,筑牢安全防线
- • 辅豫实验高中创新“三备两研”教学模式,教学效率显著提升
- • 新乡县“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圆满交付,200套教师公寓温暖偏远地区教师心
- • 中原农谷国际冷链物流园正式投用,年吞吐量达500万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获嘉县方言短视频大赛爆红网络,#牧野土话挑战赛播放量突破亿级大关”
- • 辉县太行山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山楂产品扬帆欧美市场
- • 高铁东站TOD商业综合体封顶,空中连廊直通候车大厅,开启智慧出行新篇章
- • 辉县百泉书院古琴雅集:百人合奏《高山流水》创世界纪录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花海领航者”
- • 翟坡镇荣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特色民宿集群年营收突破2亿
- • 卫河新乡段水质达标,重现“鱼翔浅底”生态美景
- • 新乡县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上线,引领10万亩农田迈入数字化管理新时代
- • 原阳万亩无人农场启用,播种收割全程数字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中央厨房扶贫项目成功投产,日供10万份学生营养餐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首条美食主题地铁专列发车,车厢变身“移动美食博物馆”
- • 2024年新乡GDP突破3500亿元,增速5.9%:经济稳步增长,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 • 德国德马格智能起重机生产线落户中国,年产能提升至2万台
- • 原阳预制菜中央厨房项目成功投产,日供冷链餐食突破50万份,助力食品安全与效率提升
- • 封丘县“光伏+农业”模式创新推广,年发电2亿度助力生态增收
- • 川渝地区电子信息配套园盛大开工,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5个,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园投产,年加工量占全国30%,助力农户增收超万元
- • 《新乡历史名人辞典》正式出版,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辉县山楂合作社电商销售额破亿,山楂酵素成爆款,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卫辉市智能家居产业园投产,年产值预计达80亿,填补中原产业空白
- • 获嘉县“红色村史馆”:留住乡愁,打造青少年教育基地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长垣豫剧文化周盛大启幕,露天剧场免费上演《花木兰》全本,传承经典,弘扬民族精神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园:绿色能源助力碳中和,光伏+沼气实现能源自给率100%
- • 辉县太行山区寄宿制学校改造完成,3000名学生告别“上下学难”
- • 驻村书记张明阳:六年太行深山行,谱写扶贫新篇章
- • 新乡市委书记深入调研文化振兴工作,2025年力争建成黄河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
- • 延津县小麦单产突破860公斤,再创黄淮海地区纪录
- • 新乡市全面启动普惠性托育计划,30家婴幼儿照护机构助力婴幼儿成长
- • 凤泉区“百家布艺”非遗工坊揭牌,残障群体就业新模式受关注
- • 全省首单基础设施REITs发行,20亿资金助力经开区建设再升级
- • 新乡二中盛大庆祝教师节,隆重表扬优秀教师及师德标兵
- • 八里沟景区新添悬崖秋千,360°俯瞰太行绝壁云海,惊险刺激体验再升级!
- • 孔子周游列国足迹考证会召开,《获嘉论语石刻》首次公开展出,历史与文化再焕新辉
- • 封丘县金银花小镇荣膺全国特色小镇,产城融合助力10万人就业
- • “百家宗师”姜子牙故里新乡卫辉举办全球姜氏宗亲祭祖大典
- • 新乡返乡青年创新实践,千亩土地共享农场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雨露计划”助力2.3万人就业,90%学员实现稳定工作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落成,红色研学线路同步发布,传承革命精神
- • 2024年新乡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增幅全省第一!
- • “扶贫家政培训中心”成立,助力月嫂、护工订单式输送北上广
- • “百位老人讲民俗”口述史项目启动:抢救性记录即将消失的传统
- • 富士康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工,机器人产能再增10万台,助力产业升级
- • 陈桥驿宋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黄袍加身VR体验引游客排队长龙
- • 封丘县携手洛阳共建“黄河金三角”树莓产业带,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高校智力扶贫计划正式启动,千名教授携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 新乡市“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成果显著,特色产业覆盖率超95%
- • 意大利汉学家团队深入邵雍故里,共研《皇极经世》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