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区“二十四节气”主题街区盛大开街,沉浸式体验农耕智慧
近日,我国红旗区一处独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主题街区盛大开街,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体验。这一街区以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为背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人们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感受农耕智慧的博大精深。
红旗区“二十四节气”主题街区位于市区繁华地段,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街区以我国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为设计灵感,将春雨、清明、夏至、秋分、冬至等节气元素巧妙融入其中,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我国农耕文化的魅力。
走进街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牌楼,上面镌刻着“二十四节气”四个大字。牌楼两侧,摆放着各种农耕工具,如犁、耙、锄头等,让人不禁想起儿时跟随父母劳作的情景。沿着街道前行,游客可以依次参观农耕文化展览馆、农耕体验区、农耕美食街等特色区域。
农耕文化展览馆内,展示了我国农耕历史、农耕工具、农耕习俗等丰富内容。馆内陈列着各种古老的农耕工具,如石犁、骨耙、木锄等,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我国农耕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此外,展览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地再现了古代农民的农耕生活场景,让游客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农耕体验区是街区的一大亮点。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农耕劳作,感受农耕的艰辛与快乐。体验区设有稻田、菜园、果园等,游客可以亲手插秧、播种、施肥、采摘,体验农耕的乐趣。此外,还有农具制作、农耕知识竞赛等活动,让游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农耕知识。
农耕美食街则是游客品尝美食的好去处。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特色美食,如五谷杂粮、农家菜、水果等。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营养,让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红旗区“二十四节气”主题街区的开街,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是传承和弘扬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平台。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农耕文化,为我国农耕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未来,红旗区“二十四节气”主题街区将继续完善设施,丰富活动内容,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体验。同时,街区还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旅游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我国农耕文化的魅力。
- • 河南新乡灾后重建全面完成,防洪工程通过国家验收,焕发新生活力
- • 封丘县黄河防汛演练荣获全省表彰,智能监测系统精准预警显神威
- • “全省首个‘智慧学区’落地,AI个性化作业系统助力减负30%”
- • 原阳县职教中心与双汇集团携手,订单班毕业生年薪突破10万,职业教育迎来新篇章
- • 获嘉县教育改革再创佳绩:成集团化改革先行区,两校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 • 新乡市全面启动“百万亩节水农业”计划,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助力绿色发展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太行山生态修复工程荣获国家级大奖,绿色奇迹见证生态重生
- • 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再添新军,全国总量突破68家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致富
- • “长寿之乡健康扶贫包发放,5万老人享免费体检,助力乡村振兴”
- • 延津麦田里的丰收笑脸:脱贫户老张家的亩产突破700公斤
- • 卫辉柳编技艺惊艳米兰设计周,非遗灯具系列闪耀时尚圈
- • 乡村教师周转房全部竣工,山区教育留住人才,点亮希望之光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50亿,助力10万农民就业
- • 新乡市全面启动普惠性托育计划,30家婴幼儿照护机构助力婴幼儿成长
- •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落户经开区,年产值预计超10亿元,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 • 凤泉湖引黄调蓄工程蓄水量达标,周边生态旅游带初现雏形
- • 京华园沉浸式剧本杀上线,游客化身“宋朝密探”体验穿越时空的解密之旅
- • 宝泉景区荣升国家5A级,新乡再添荣耀,成为河南第三个双5A景区城市
- • 原阳预制菜体验馆盛大开馆,惊艳试吃“3分钟还原国宴菜”
- • 封丘金银花荣登全国道地药材名录,种植补贴再升级至每亩800元
- • 封丘县金银花小镇:年接待游客百万,农文旅融合产值突破20亿
- • 获嘉县“银龄讲学计划”启动,退休名师重返课堂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 • “百家宗师”姜子牙故里新乡卫辉举办全球姜氏宗亲祭祖大典,传承千年文化
- • 申报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区):推动教育公平,助力乡村振兴
- • 全球最大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年产值预计突破80亿元
-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携手新乡,共筑卫星制造配套产业新基地
- • 卫辉柳编技艺跨界时尚圈,米兰设计周惊艳展出非遗灯具系列
- • 思政课案例《我们在一起》荣获国家级表彰,展现新时代教育风采
- • 长垣市丁栾镇“中国卫材小镇”升级,村集体年增收超千万元
- • 辉县太行民宿管家培训计划正式启动,助力千人就业新篇章
- • 封丘县“黄河民谣采风行动”正式启动,百首老调录入声音博物馆
- • 获嘉饸饹条工业化生产线投产,速食装走进全国便利店,传统美食焕发新活力
- • “获嘉‘乡村村晚’火爆全网,村民自导自演点击量破千万,展现乡村文化新风采”
- • 富士康智能制造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工,机器人产能再增10万台,助力产业升级
- • 长垣市铁艺灯笼: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东南亚之旅
- • 卫辉市古村落焕新颜,民宿集群激活夜经济年接待游客超百万
- • 牧野湖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正式启动,打造复合型滨水商务新地标
- • 长垣市卫材产业扶贫车间扩容,助力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000元
- • 我国教育集团化发展成果显著,覆盖率达97.6%,辐射1252所学校
- • 长垣市起重机械国际博览城盛大开建,引领全球行业展贸综合体新纪元
- • 卫辉山区光伏扶贫全覆盖,800户脱贫户年增收超4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荣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资金助力产业升级
- • 辉县太行山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山楂产品香飘欧美市场
- • 长垣市起重机械产业再创辉煌: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年营收突破600亿元
- • “新乡美食帮扶计划”启动,百名大厨下乡授艺,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市“百企帮百村”行动落地,300家企业携手助力527个脱贫村发展
- • 封丘卷尖制作技艺申遗成功,百年老店日销万份供不应求,传统美食传承之路再迈新台阶
- • “数字麦田”惠农APP上线,种粮补贴一键直达农户,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新乡沿黄生态廊道建成,10万亩滩涂变“绿洲”:绿色奇迹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我国教育集团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果,覆盖率达97.6%,辐射1252所学校
- • 美国高校携手新乡,共同开发历史名人文化双语数字课程
- • 轮椅上的电商梦:卫辉脱贫青年直播带货年销百万,谱写青春奋斗新篇章
- • 辉县太行崖柏根雕艺术馆盛大开馆,千年古木雕刻精品亮相
- • 辉县山楂冰酒再创辉煌,国际大奖加持,年轻消费群体青睐有加
- • 获嘉县成集团化办学改革先行区,两校入选省级典型案例
- • 延津县麦田艺术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百万,农旅收入突破5亿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享受“床边医保结算”服务,医养融合开启新篇章
- • 沿黄高速新乡段通车,助力8个沿黄特色村镇融合发展
- • “羊小新”城市吉祥物出道,红焖羊肉IP衍生品热卖,美食文化新潮流
- • 辉县“山楂妹”李芳荣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原阳县返乡青年张磊创办预制菜品牌,年销破10亿,成为行业标杆
- • 新乡市荣膺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助力产业升级
- • 新乡凤泉湖湿地公园荣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新标杆
- • 长垣市卫材产业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全球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
- • 原阳县“乡村振兴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增收,月均增收2500元
- • 新乡经开区签约百亿级生物医药项目,助力豫北产业转型升级
- • “十四五”后半程规划发布:聚焦六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 沿黄生态农业带建设成果显著,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20万亩
- • 河南师范大学科技园晋升国家级,孵化企业科创板上市实现零突破,助力中原科技创新再攀高峰
- • 原阳黑陶非遗工坊开馆,年轻一代争相成为“古法烧窑学徒”
- • 全国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落地新乡,体教融合迈向新篇章
- • 新乡市全面启动“万企兴万村”2.0计划,助力乡村振兴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
- • 延津县“田秀才工作站”荣膺全国科技扶贫典型案例,助力乡村振兴
- • “中国第一麦”主题馆开馆,揭秘延津小麦如何登上航天食谱
- • 封丘县李庄镇滩区迁建二期交付:3万群众喜迁“黄河幸福社区”
- • 《新乡扶贫志》出版发行,全景展现527个村脱贫历程
- • 原阳预制菜产业园年产值突破百亿,全国供应基地雏形初现
- • 延津县“中国第一麦”示范区再创亩产新高,智慧农业覆盖率达80%
- • 河南师大联合企业研发抗旱小麦新品种,亩产突破1200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轮椅上的电商梦:卫辉脱贫青年直播带货年销百万
- • 新乡市创新举措,56.9%监测对象风险稳定消除,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成效显著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