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创新举措,建成全省首个“无废乡村”,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响应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河南省卫辉市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新模式,成功建成了全省首个“无废乡村”,实现了垃圾资源化率高达90%的环保目标。
卫辉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总面积为1500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卫辉市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特别是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无废乡村”的建设,是卫辉市在垃圾处理方面的一次创新举措。该市通过实施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实现了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以下是卫辉市建设“无废乡村”的主要做法:
一、完善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卫辉市在全市范围内建设了多个垃圾处理站点,实现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全过程覆盖。同时,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提高了垃圾处理能力。
二、推广垃圾分类。卫辉市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制度,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通过垃圾分类,提高了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三、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卫辉市组织开展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对农村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畜禽粪便等进行集中清理,改善了农村环境面貌。
四、加强宣传教育。卫辉市通过举办各类宣传活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参与“无废乡村”建设。
五、创新垃圾处理模式。卫辉市引进了先进的垃圾处理技术,如生物降解、焚烧发电等,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
经过一系列努力,卫辉市“无废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该市垃圾资源化率已达到90%,农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以下是卫辉市“无废乡村”建设的几个亮点:
1. 垃圾分类覆盖面广。卫辉市实现了全市农村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民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高。
2. 资源化利用率高。通过资源化利用,卫辉市将大量垃圾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3. 农村环境改善明显。随着“无废乡村”建设的推进,卫辉市农村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4. 社会效益显著。卫辉市“无废乡村”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为全省乃至全国农村垃圾处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总之,卫辉市在建设“无废乡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农村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 • 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农业现代化,覆盖200万亩农田,成本降低35%
- • 齐王寨古村活化工程圆满竣工,重现战国时期军事防御体系风采
- • AI智能巡检系统助力南水北调新乡段安全,隐患识别率高达99%
- • “中央厨房+贫困户”模式落地,订单农业保底收购惠及万户,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辉县市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1200名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能力达200万吨
- • 家庭教育示范市建设启动,家校社协同机制成型:共筑孩子健康成长之路
- • 辉县市太行山光伏基地年发电超10亿度,助力河南“双碳”目标提速
- • 延津县小麦专家王学军荣获“中国农业科技贡献奖”彰显科技兴农新风采
- • 封丘县携手河南师范大学签约定向培养300名全科乡村教师
- • 新乡打造“中原氢谷”,力争建成全国氢能产业示范基地
- • 辉县山楂节AR寻宝上线,扫码解锁百年古树传说故事
- • 卫辉山区特色养殖崛起,年出栏百万只生态散养鸡,助力乡村振兴
- • 长垣市5G智能工厂投产,起重机械远程操控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一步
- • 封丘县携手华东师大,共育未来教育精英——“未来校长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 • 辉县市山楂产业焕发新活力:深加工产值破10亿,“山楂酵素”成电商爆款
- • 新乡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全面铺开,为5万户居民带来便捷生活
- • 全国首个县域“数字麦田”系统启用,灾害预警响应提速50%,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新乡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三年,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翻番,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 新乡“红焖羊肉”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百年秘方焕发新生机
- • 辉县市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向阳新村老旧小区改造获住建部点赞,加装电梯覆盖率高达90%
- • 新乡市“联村党建”模式助力20个贫困村抱团发展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地标
- • 中央厨房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正式投用,每日抽检覆盖率100%,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 • 封丘七夕贡案习俗荣登中华传统节日振兴计划,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长垣市丁栾镇“中国卫材小镇”升级,村集体年增收超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张良故里文化园盛大开园,AI技术重现“运筹帷幄”经典场景
- • 卫辉市柳编食盒搭配比干空心菜,传统宴席吸睛美食博主新宠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活动盛大启动,30所中小学开设传统技艺课程,传承文化瑰宝
- • 南水北调新乡段通水十周年:11.8亿立方米清水润泽中原大地
- • 华为(新乡)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正式投用,助力3000家中小企业腾飞
- • 高铁东站TOD商业综合体封顶,空中连廊直通候车大厅,开启智慧出行新篇章
- • 宝泉景区晋级国家5A级,新乡再添荣耀,成为河南第三个双5A景区城市
- • 比干庙景区焕新升级,光影秀演绎“天下第一庙”千年风华
- • 44万亩高标准农田主体完工,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
- • 原阳县智慧医疗进百村,远程问诊破解看病难
- • 辉县山楂饮品获FDA认证,北美市场订单排至2026年,中国健康饮品再掀全球热潮
- • 中央厨房扶贫项目投产,日供10万份学生营养餐助力教育扶贫
- • 封丘金银花闪耀世界中医药大会,签订国际采购协议,助力全球健康事业
- • 思政课案例《我们在一起》荣获国家级表彰:创新教学助力立德树人
- • 辉县市太行中学荣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校”,军训风采亮相央视
- • 新乡市创新扶贫模式,3.2万脱贫户享受“扶贫责任险”生产风险保障
- • 新乡市委书记提出目标:力争2025年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 • 辉县山楂糕制作技艺传承千年,五代传人直播带货再创辉煌
- • “联村党建”模式助力20个脱贫村抱团发展集体经济
- • 封丘县黄河滩区“斗羊大赛”吸睛,冠军羊拍出10万元高价,传承民间文化魅力
- • 新乡首条美食主题地铁专列启程,车厢化身“移动美食博物馆”
- • 百泉古建筑群修缮完工,“北国小西湖”再现明清园林盛景
- • 辉县太行山楂精深加工项目投产,山楂产品香飘欧美市场
- • 原阳“二月二龙抬头”民俗节盛大开幕,非遗舞龙巡游引万人围观
- • 教育强市建设经验获教育部专题调研:探索创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 新乡农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助力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卫辉“光伏+农业”立体扶贫项目投产,千亩荒山变增收基地
- • 获嘉县同盟山牧野之战遗址公园开园,红色旅游再掀百万游客热潮
- • 全国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挂牌,智慧养老覆盖率居全省首位:构建和谐社区新篇章
- • 封丘卷尖制作技艺申遗成功,百年老店日销万份供不应求,传统美食再焕新生
- • 卫辉市柳编非遗工坊年销售额破亿,惊艳亮相巴黎国际博览会
- • 卫辉市比干文化数字藏品上线秒罄,元宇宙文旅项目融资5亿,开启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卫辉杜记牛肉老汤秘方首度公开,非遗工坊开放体验,传承千年美味
- • 红焖羊肉预制菜进军东南亚市场,电商销量同比翻三倍,开启美食新篇章
- • 延津县小麦育种实验室成功攻克抗赤霉病难题,新品种亩产提升15%
- • 平原示范区获批建设全省首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潮流
- • 新乡设立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助力过滤、种业等领域高质量发展
- • 新乡市“一村一品”示范村蓬勃发展,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5%
- • 中粮集团30万吨面粉深加工项目投产,年消化小麦超百万吨,助力粮食产业链升级
- • 获嘉县电商直播学院开班,助力县域农产品带货达人培育
- • 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全面升级,守护200所重点学校安全防线
- • 红旗区“二十四节气”主题街区盛大开街,沉浸式体验农耕智慧
-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携手新乡,共建卫星制造配套产业基地,共绘航天产业发展新蓝图
- • 共渠生态长廊正式开放,新增绿化面积超20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绿色新名片
- • 牧野区荣登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三
- • 封丘县“双减”成果全省推广,课后服务满意度达98%,打造教育新标杆
- • 新乡市“光伏+农业”扶贫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年发电收益超8000万元
- • 一碗面撬动亿元产业链,获嘉饸饹条村集体年分红翻番
- • 社区非遗共享工坊落成,居民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首届太行山野菜文化节盛大开幕,共赏传统饮食智慧
- • 蒲北街道社区邻里节启动,百户家庭共烹“百家宴”,共庆和谐邻里情
- • 封丘县黄河泥塑亲子工坊开课,周末预约火爆,名额紧张排至三个月后
- • 新乡沿黄生态廊道建成,10万亩滩涂变身“绿洲”
- • 辉县市山楂主题农创园盛大开园,三产融合助力万人就业新篇章
- • 延津县农田林网建设成就斐然,森林覆盖率显著提升
- • 翟坡镇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特色民宿集群年营收突破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