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助力青少年文化自信
近年来,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旨在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近日,河南省牧野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非遗项目引入校园,覆盖全区30所中小学,让传统技艺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活动以“传承传统技艺,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非遗项目,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
据悉,牧野区非遗进校园活动涵盖了剪纸、泥塑、面塑、刺绣、木雕等多个传统技艺项目。这些项目在校园内得到了广泛推广,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
在剪纸课堂上,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剪纸的魅力。他们从简单的图案开始,逐渐掌握了剪纸技巧,创作出了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剪纸老师表示:“通过剪纸活动,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技艺,更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泥塑课堂上,学生们用双手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泥塑老师耐心地教导学生们如何揉、捏、塑,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技艺的韵味。
面塑、刺绣、木雕等传统技艺也在校园内得到了传承。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亲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为校园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为了使非遗项目在校园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牧野区还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非遗知识竞赛、举办非遗技艺展示会、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授课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非遗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他们学习传统技艺的兴趣。
此外,牧野区还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非遗传承研究。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牧野区30所中小学的师生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学生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了传统技艺,还增强了文化自信,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未来,牧野区将继续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活动,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地区能够借鉴牧野区的成功经验,共同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 县域医养结合中心启用,失能老人护理费纳入医保报销,养老服务体系再升级
- • AI智能巡检系统上线,南水北调新乡段实现全天候监控,守护水资源安全
- • 原阳县“乡村振兴车间”助力留守妇女增收,月均收入翻倍
- • 比干庙全球林氏家风论坛启幕,AI复原“亘古忠臣”虚拟对话场景,传承忠孝文化新篇章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助力产业发展
- • 校园欺凌防治机制再升级:24小时举报热线助力构建和谐校园
- • “长寿之乡倾情推出康养旅游套餐,艾灸理疗与百岁老人访谈共筑健康之旅”
- • 太行山居手作艺术节盛大开幕,草木染与石雕创作引都市文艺青年竞相追捧
- • 新乡农科院培育抗旱小麦新品种“新麦68”,亩产突破900公斤,助力粮食安全
- • 新乡首条美食主题地铁专列发车,车厢变身“移动美食博物馆”
- • “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80%行政村受益,户均增收8000元
- • 封丘金银花深加工产业园投产,助力10万农户增收新篇章
- • 牧野湖光影音乐喷泉升级,每周五晚上献映激光水幕电影盛宴
- • 教育强国战略下,中央预算内资金助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落地生根
- • 辉县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开创山区振兴新篇章
- • 长垣市丁栾镇“中国卫材小镇”升级,村集体年增收超千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辉县市荣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称号,创新山区振兴新路径
- • “新乡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三年,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翻番,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 • 无人机植保服务助力农业发展,覆盖200万亩土地,成本降低35%
- • 新乡籍射箭选手李中原奥运首秀,助力男团挺进四强,为国争光
- • 卫辉市潞王陵石刻拓片技艺焕新生:年轻团队打造盲盒拓片套装,传承与创新并行
- • 全国首个“起重工匠”培训基地开班,年输送技能人才5000人,助力起重行业人才培养
- • 新乡发行全省首单科创债,20亿资金助力专精特新企业腾飞
- • 封丘七夕贡案习俗荣登中华传统节日振兴计划,传承千年文化韵味
- • 新乡市农村电商销售额突破百亿,农产品“出村进城”加速发展
- • 《牧野先贤》系列纪录片开机:跨国团队重现12位名人史诗,历史画卷再现眼前
- • 卫辉市潞王陵石刻拓片技艺焕新颜,年轻团队打造盲盒拓片套装引领文化传承新潮流
- • 新乡农村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直播带货全面覆盖所有乡镇
- • 卫辉市柳编合作社订单火爆,非遗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 • 封丘县陈桥宋韵文化课惊艳央视,学生自编历史剧演绎千年文化传承
- • 预制菜产业园职工子女入学优先,3000家庭享教育补贴,助力产业工人子女教育
- • 华为云计算中心落户平原科教城,助力本地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向新高峰
- • 延津县“中国第一麦”产教融合基地助力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人
- • 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校企联合研发20款深加工产品助力产业发展
- • 农业保险与期货结合创新试点落地,为10万亩小麦价格风险保驾护航
- • 长垣市携手新加坡港务集团,智能起重机装备助力全球十大港口建设
- • 延津县“智慧麦田”管理系统助力百万亩麦田,灾害预警准确率高达98%
- • 新乡过滤产业园盛大投产,引领多领域应用新篇章
- • 李戴家族墓考古发现万历皇帝御赐碑:揭秘内阁首辅改革秘史
- • 原阳县预制菜家宴荣登省级非遗名录,年夜饭套餐预订量突破10万!
- • 2025年比干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三大主题活动点燃消费热潮
- • 定国禅寺禅意生活节盛大开幕,古琴雅集与禅修体验引领年轻群体新风尚
- • 社区非遗共享工坊落成,居民共享传统技艺新平台
- • 新乡卫辉比干文化节盛大开幕,文旅融合助力周边20个特色村落焕发生机
- • 新乡市荣获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称号,中央资金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 • 封丘金银花价格指数发布,助力全国市场定价话语权提升
- • 辉县市太行山绿色食品产业园二期竣工,山楂精深加工产品进军欧美高端市场
- • 原阳县黄河号子千年传承,千人合唱点亮黄河文化节
- • 原阳大米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端米价攀升至每斤30元
- • 辉县市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助力脱贫群众年增收1.2万元
- • 全市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行动启动,食品安全透明化再升级
- • 南水北调中线新乡段累计供水12.8亿立方米,为千万居民带来甘甜生活
- • 卫辉市试点“城乡教育联合体”:10所城区名校结对帮扶乡村薄弱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 • 封丘县树莓国际交易中心年交易额破50亿,荣膺全球最大单品交易平台
- • 蒲北街道社区邻里节启动,百户家庭共烹“百家宴”,共庆和谐邻里情
- • 原阳县预制菜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千家,降本增效成果获工信部认可与推广
- • 新乡市乡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脱贫村自办“村晚”成精神扶贫新载体
- • 获嘉县牧野之战研学基地开营,助力周边民宿经济蓬勃发展
- • 郑新产业带签约项目68个,总投资突破1200亿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新乡建成黄河流域气象灾害预警中心,预报精度大幅提升,守护黄河安澜
- • 贫困劳动力培训新篇章:太行工匠培训计划启动,技能认证证书颁发助力脱贫致富
- • 封丘县乡村教师荣誉制度落地,30年教龄者终身享专项津贴,致敬教育奉献者
- • 卫辉市发放“旅游一卡通”,联动四大精品线路激活全域旅游新格局
- • 轮椅上的电商梦:卫辉脱贫青年直播带货年销百万
- • 张良智慧主题密室逃脱开业,玩家破解楚汉战争历史谜题,体验穿越时空的冒险之旅
- • 原阳农耕文化博物馆开馆,千年黄河农耕史生动再现
- • 全区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圆满落幕,27名教师同台竞技展风采
- • 延津县石婆固镇“火烧祭灶”技艺入选省级非遗,百户家庭现场比拼展示传统魅力
- • 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大会在牧野召开,智慧养老平台助力社区服务升级
- • 封丘县与河南师范大学携手合作,定向培养300名全科乡村教师
- • 定国禅寺禅意科技展:木鱼机器人敲出《大悲咒》摩斯密码,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 • 辉县山楂产业再攀高峰:深加工产值突破10亿,果酒出口量同比增长45%
- • 新乡卫滨区老旧街区焕新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新增3项省级非遗,太行山石雕技艺入选,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新乡百货大楼华丽转身,复古主题商城引领80年代怀旧风潮
- • 黄河稻米文化节盛大开幕,稻田迷宫与浑锅子全鱼宴成网红爆点
- • 封丘县金银花期货产品获批,全国首例中药材金融衍生品诞生
- • 辉县山区非遗传承人抖音传唱“哭嫁歌”,百万点赞见证古老文化的魅力
- • 黄河滩区迁建社区荣膺全国“和美乡村”示范点
- • 平原示范区非遗直播基地启用,30位传承人变身“网红主播”助力文化传承
- • 原阳县预制菜产业助力20万亩订单农业,农民户均增收2万元
- • 新乡发现清代科举试卷孤本,揭秘中原科举文化辉煌历程
- • 《比干传奇》新乡豫剧团全国巡演盛况空前,忠谏精神再度燃起
- • 原阳县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圆满竣工,百村焕新颜,告别“黑臭水”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