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市创新公益岗位,1200名贫困户守护青山绿水
位于河南省的卫辉市,近年来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积极探索创新,将生态保护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成功开发了一项公益岗位——护林员。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为1200名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守护青山绿水与助力脱贫攻坚的双赢。
卫辉市地处太行山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当地生态环境一度面临严峻挑战。为了保护这片绿水青山,卫辉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开发护林员公益岗位,让贫困户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来。
据悉,卫辉市共选拔了1200名贫困户担任护林员。这些护林员主要负责森林巡护、火灾预防、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在岗期间,护林员们每天穿梭在山间林中,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守护着这片绿色的家园。
“以前,我们一家人靠种地和打零工为生,生活十分困难。现在,我成了护林员,每月能拿到稳定的收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一位护林员激动地说。
为了让护林员们更好地履行职责,卫辉市还为他们提供了专业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森林法律法规、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此外,市里还为护林员们配备了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他们在工作中的人身安全。
在护林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卫辉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同时,护林员公益岗位的设立,也为贫困户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这项公益岗位的设立,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帮助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卫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卫辉市的成功经验带动下,河南省其他地区也纷纷效仿,探索生态保护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这一创新举措,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未来,卫辉市将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护林员公益岗位,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到生态保护工作中来。同时,卫辉市还将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助力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总之,卫辉市“护林员”公益岗位的开发,为我国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相信,在全国各地共同努力下,绿水青山必将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后盾,助力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 沿黄生态农业带建成,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20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新乡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 • 2025年教育蓝图:40所学校新建改扩建,2万个学位助力人才培养
- • 凤泉区“皮影戏进校园”活动精彩纷呈,红色主题剧目覆盖50所中小学
- • 社区非遗共享工坊落成,居民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助力青少年文化自信
- • 钢筘专用丝国产替代取得突破,新乡滤器企业技术创新再掀高潮
- • 封丘县“黄河民谣采风行动”正式启动,百首老调录入声音博物馆
- • 延津火烧非遗美食节盛大开幕,千人挑战“最快烙饼”吉尼斯世界纪录
- • 封丘县金银花种植女能手刘娟:带领百户村民脱贫致富的“花”样人生
- • 驻村书记张明阳:六年太行深山扎根路,谱写扶贫新篇章
- • 牧野区非遗进校园,传承传统技艺绽放活力
- • 获嘉县花馍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千名妇女共享发展红利
- • 唐庄镇万亩油菜花海变身“天空之镜”,免费开放无人机航拍区,春日美景等你来赏
- • 长垣市起重机主题婚礼走红网络,空中交接戒指引热议
- • “获嘉‘哼小车’濒危剧种抢救性复排,老艺人带徒传艺,传承千年戏曲文化”
- • 《中原官话词典》在延津县出版,千条濒危方言词汇获收录
- • 陈桥驿景区助力民宿经济,村民分红喜获万元大奖
- • 封丘县驻村第一书记李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彰显扶贫攻坚新风采
- • 普惠托育机构新增学位2000个,二孩家庭补贴翻倍,助力生育政策落地生根
- • 封丘金银花惊艳亮相世界中医药大会,签订国际采购协议,助力中医药走向世界
- • 原阳非遗“泥咕咕”工坊开放,亲子家庭共度欢乐时光,体验捏制黄河泥塑魅力
- • 河南农大与新乡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科技成果直通田间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封丘县“暖心被褥”捐赠行动,寒冬温暖5000户困难家庭
- • 轮椅上的电商达人王强:直播卖山货年入50万元,逆境中绽放电商光彩
- • 延津县小麦病虫害AI监测系统上线,精准预警助力农业丰收
- • 延津县大学生返乡支教联盟暑期开课,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新乡辉县市太行山民宿集群荣登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榜单
- • 《牧野故事》动画电影立项:以比干传说为背景,弘扬黄河文化新篇章
- • 新乡荣登“中国城市活力百强”,人口净流入持续攀升,展现城市崛起新态势
- • 新乡-东盟农业合作峰会成功举办,签约出口订单12亿元
- • 封丘县金银花元宇宙展厅盛大上线,数字藏品24小时售罄,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延津县农技专家赵红旗研发小麦抗病新品种,助力增产15%
- • 卫辉姜太公文化产业园二期盛大动工,全球姜姓宗亲联谊中心同步揭牌
- • 获嘉县牧野古婚俗体验馆盛大开馆,汉服周礼成新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明代思想家王廷相文献整理工程启动:百部手稿数字化归档,传承文化瑰宝
- • 辉县市太行山绿色食品产业园投产,山楂深加工产品远销30国市场
- • 封丘县豫剧《杨家将》下乡巡演,老戏迷自带铺盖追剧三天,传承戏曲文化热潮涌动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程加速推进,年内覆盖2万户居民生活
- • 新乡县过滤产业年产值突破2亿元,专精特新企业加速技术迭代,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河南新乡灾后重建全面完成,防洪工程通过国家验收,焕发新生活力
- • 辉县首座智慧农贸市场正式投用,AI溯源技术保障舌尖安全
- • 长垣厨师返乡创业园盛大开园,助力千人就业再创新高
- • 辉县“山楂妹”李芳荣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助力家乡振兴发展
- • 豫北首条挂壁公路通车,郭亮村与万仙山景区无缝连接
- • 长垣市“村BA”总决赛精彩纷呈,民俗表演与啦啦队秧歌舞共谱乡村盛宴
- • 获嘉县“四好农村路”全覆盖,助力物流进村提速,农产品外销再上新台阶
- • 卫辉市山区“光明行动”圆满落幕,千名白内障患者重获新生
- • 延津大平调荣登国家戏曲数字化保护工程,AI技术助力经典唱段复原
- • 原阳县预制菜企业紧急驰援京津冀洪涝灾区,百万物资传递爱心与力量
- • 延津县麦田艺术节盛况空前,吸引游客超百万,农旅收入突破5亿
- • 槐花诗社成立十周年庆典:北岛视频连线寄语乡村诗人,共庆文化盛宴
- • “15分钟便民服务圈”数字化升级,高频事项“刷脸办”便捷生活新体验
- • 姜太公故里文化园开工建设,再现东周时期生活画卷
- • 卫辉“卫红花”再获地理标志认证,种植面积扩至5万亩,助力乡村振兴
- • “15分钟健身圈”助力城乡全民健身,智能健身步道建设再掀热潮
- • 辉县市创新举措:教育局长进课堂,全年听课超200节,助力教育质量提升
- • 1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设立,助力过滤与种业产业升级
- • 延津县秸秆综合利用中心投产,秸秆转化率高达90%,有效杜绝焚烧污染
- • 长垣市丁栾镇“中国卫材小镇”升级,村集体年增收超千万元
- • 市教育局吹响号角:2025年力争建成全省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
- • 封丘肉夹馍创新升级,减脂版新品月销破50万,健康美食引领潮流
- • “暖冬工程”助力乡村小学,空调覆盖率100%,冬日里的温暖守护
- • 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开设:精准对接经开区产业需求,助力绿色出行
- • “沙门古城考古体验营盛大开营,亲子家庭共度欢乐考古时光”
- • 轮椅上的电商达人王强:直播卖山货年入50万元,用坚韧书写人生传奇
- • 新乡百货大楼华丽转身,复古主题商城引领80年代怀旧风潮
- • 新乡市创新举措,推行“乡村振兴责任险”为农业生产兜底保障
- • 粤港澳大湾区食品企业投资30亿建中央厨房基地,助力区域食品产业升级
- • “太行女杰”李林烈士纪念园荣登国家级红色教育基地名录
- • 中德(新乡)智能制造产业园盛大开园,西门子首批入驻,共筑智能制造新篇章
- • “起重工匠”培训基地免费开班,助力3000名贫困户华丽转身成为技术工人
- • 《比干传奇》新乡豫剧团全国巡演盛况空前,忠谏精神再度燃起
- • 辉县山楂节AR寻宝上线,扫码解锁百年古树传说故事
- • 《姜子牙传奇》全国巡演新乡豫剧团再掀热潮,牧野文化魅力绽放
- • 南水北调新乡段通水十周年:累计供水11.8亿立方米,助力区域发展
- • 全省首条氢能公交线开通,票价仅需1元,惠及10万城乡居民
- • 辉县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 • 劳动教育课程研发89门,大中小学联合研发中心正式成立
- • 京华园沉浸式剧本杀上线,游客化身“宋朝密探”体验穿越时空的解密之旅
- • 全国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挂牌,智慧养老覆盖率居全省首位,打造现代化社区新典范
- • 原阳大米品牌溢价显著,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原阳县:中国预制菜之都,年产值突破300亿,市场占有率超20%
- • 京华园汉服文化节盛大启幕,千人提灯夜游共赏《清明上河图》

